公開試當真

公開試當真|7月4日上映《公開試當真》 開放式探討學生心情與出路

中小學

廣告

公開試當真|作為香港長大的大小朋友,或多或少經歷過本地的教育和考試制度,但對此有甚麽看法呢?試當真創辦人之一許賢曾有言:「放不下(對香港考試的執著)。」於是乎年年考試期間,策劃和製作有關的影片,今年更於7月4日在大銀幕上映紀錄片《公開試當真》,便為了提供一個媒介,給大眾思考公開試這回事。
公開試當真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公開試當真|拍攝紀錄片 製造思考公開試機會

被問及對公開試的這份執念,《公開試當真》的監製兼主演許賢指:「同理到公開試學生的心情,因為當時的心情太激烈」,至今仍經常重提自己當年公開試的經歷,同時自覺對經濟這學科很有熱誠,確信自己「一定取A(成績)」,所以在今次陪同戲中主演再考一次經濟和中文。結果,他去年在社交平台上公布了,今年亦可入場細味。

作為戲中「最接近核心內圍的局外人」,導演梁奕豪(又稱,贊師父)指:「(考試的意義)學生當刻會找不到,對一個17歲的小朋友會無藍圖,只盡力做一件事。」戲中提供的是新的角度,作為陪伴者與考生一起應戰,面對香港的教育。

戲中,據他們稱有幾個由觀眾思考的地方,包括:「香港學生有多少出路可以行?」、「在香港要接受出路窄,又如何自處?」、「限制是甚麽?」。許賢提到中文補習名師YY Lam提過考公開試「搏盡無悔」,重點在於「盡」。

另一幕,許賢與媽媽溝通,他笑指:「有人會話溝通是假。」但對此,他稱自己與媽媽之間的關係很傳統,甚少與有機會與她「認真對話」,因為他認為媽媽對他的看法是「你都唔係路」,有一種敷衍和視他為長不大的小孩,只有整隊拍攝團隊上門,才有機會和她認真溝通。

戲內外,許賢和另一位主演阿康(滕毅康)都是「對照組」,包括由家庭對待他們考試的模樣,或他們人生的歷程。梁奕豪指:「阿康考完試,開始在社會上建立自己。」這套紀錄片,便記下公開試後的思考和迷失,看完電影有甚麽影響,是自己。

公開試當真|HKDSE VSA-Level

許賢和梁奕豪都是A-Level的考生,但他們對HKDSE和A-Level的看法各異,前者被形容為明買明賣,以中文卷三為例,HKDSE的考生步出考場便很確信自己得分,A-Level則較為開放式答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梁奕豪支持考試應HKDSE,指:「相對上公平,多勞多得。」許賢則指:「兩樣都有好和不好。」但體驗兩種考試制度後,他相對上喜歡自己當年的體驗。

撰文:Bubble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