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體溫超過40度或會中暑 嚴重出現衰竭 4招急救

健康

廣告

踏入夏天,今年天文台預計夏天溫度會持續上升,還會持續維持高溫。近年政府更已發出多次黃色工作暑熱警告,市民都隨著氣溫不斷上升,意識到預防中暑重要性,但近日歌手陳奕迅因打網球中暑休克暈倒受傷,更要縫針,甚至將舉辦的演唱會都需要取消。就酷熱天氣來臨,全科醫生 – 陳樂詩醫生為大家分享更多「中暑」相關資訊。
中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一種由於高溫環境或劇烈運動引起的熱中暑症狀。主要表現有:
1.⁠ ⁠體溫升高: 體溫通常會超過攝氏40度
2.⁠ ⁠皮膚乾熱: 皮膚乾燥,無汗液分泌。
3.⁠ ⁠頭痛、眩暈、虛弱: 可能感到頭昏眼花、乏力。
4.⁠ ⁠噁心、嘔吐
5.⁠ ⁠意識模糊: 可能出現昏迷。

什麼是熱衰竭?

熱衰竭是一種由於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或劇烈運動而導致的熱失調症狀。它與中暑有一些相似之處,但症狀相對較輕。與中暑不同的是,熱衰竭患者通常仍保持清醒意識,沒有昏迷的情況。

中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什麼人較易中暑?

1.⁠ ⁠高齡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會下降,較易中暑。
2.⁠ ⁠小兒童: 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更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
3.⁠ ⁠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心臟病、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調節體溫的能力受限,中暑風險增加。

當小朋友及老人家出現中暑或熱衰竭症狀時,家長應如何處理?
1.⁠ ⁠立即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脫掉厚重衣物。
2.⁠ ⁠用濕毛巾或浸水的布塊擦拭皮膚,促進散熱。
3.⁠ ⁠讓患者喝清涼的水或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4.⁠ ⁠如出現嚴重症狀如高燒、神智不清,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5.⁠ ⁠儘快將患者送醫治療。

相反,大人出現中暑或熱衰竭症狀時,應如何處理?
無論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一旦出現中暑跡象,都要立即採取降溫、補液等急救措施。成年人身材較大,可採取較積極的降溫措施,例如用冰敷或冰毛巾敷患者的頭部、頸部、腋下和腿部等大血管附近區域,促進身體降溫。

什麼情況會引致熱衰竭

1.⁠ ⁠過度流汗:在高溫環境下或大量運動時,身體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引起熱衰竭。
2.⁠ ⁠缺乏水分和電解質补充: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運動時,如果未能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容易導致熱衰竭。

中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暑跟熱衰竭分別有什麼症狀? 可以列舉嗎?

中暑的主要症狀包括:
1.⁠ ⁠高體溫(40°C 以上)
2.⁠ ⁠皮膚溫熱乾燥
3.⁠ ⁠頭痛、頭暈
4.⁠ ⁠噁心、嘔吐
5.⁠ ⁠意識障礙、神志不清
6.⁠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7.⁠ ⁠肌肉痙攣
8.⁠ ⁠體溫調節失常
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出現昏迷。如果不及時處理,中暑可能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而熱衰竭的主要症狀包括:

1.⁠ ⁠體溫正常或略有上升
2.⁠ ⁠大量出汗
3.⁠ ⁠頭暈、乏力
4.⁠ ⁠噁心、嘔吐
5.⁠ ⁠四肢發軟、肌肉痙攣
6.⁠ ⁠心跳快、血壓下降
7.⁠ ⁠皮膚蒼白、濕冷
熱衰竭是由於流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造成的,症狀相對沒有那麼危重,但仍需及時處理。

中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了天氣炎熱,還有甚麼情況下會中暑或熱衰竭?

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在炎熱環境下大量流汗,以及沒有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長期卧床或久坐:久臥或缺乏活動的人,身體不易適應溫度變化,
乘坐密閉無空調的交通工具:如在高溫天氣下在沒有空調的車內長時間滯留,也會引發中暑或熱衰竭。

年紀大的成人,是否調節體溫能力較差,一般都較難察覺自己是否中暑?

是的生理機能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溫度調節機制會逐漸減弱,如汗腺功能下降、血管收縮能力降低等,使得老年人更難適應高溫環境。

自覺能力降低: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識也有所下降,很難及時感知到中暑徵兆。

中暑及熱衰竭會否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最嚴重會引致什麼情況?

1.⁠ ⁠器官衰竭:

– 中暑可能導致腎臟、肝臟、心臟等重要器官功能失常,甚至多器官衰竭。

– 熱衰竭嚴重時也會引發腎功能異常。

2.⁠ ⁠神經系統損害:

– 中暑可能造成大腦損傷,導致意識障礙、昏迷,甚至永久性神經損害。
– 持續高溫也可能引發腦膜炎、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

3.⁠ ⁠血液凝固障礙:

– 中暑和熱衰竭都會引發血液凝固功能異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4.⁠ ⁠肌肉損傷:

– 持續高溫會導致肌肉細胞受到損害,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5.⁠ ⁠電解質紊亂:

– 大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會引發嚴重的電解質失衡,如低鈉、低鉀等。
這些併發症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危及生命。最嚴重的情況下,中暑和熱衰竭可能導致休克、多器官衰竭、心臟驟停等,最終酿成不可逆的生命危險。

中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有什麼建議及怎樣可以預防中暑或熱衰竭?

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
適量攝取含鈉、鉀等電解質的食物或飲料。

調整作息和活動:

儘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從事劇烈活動
適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做好個人防護:

穿輕薄透氣的衣服,遮蔽暴露在高溫下的皮膚。
在戶外活動時戴遮陽帽,使用遮陽用品。

及時就醫:

一旦出現中暑或熱衰竭的症狀,立即停止活動,并迅速就醫。

中暑 全科醫生 - 陳樂詩醫生(圖片來源:相關機構提供)
全科醫生 – 陳樂詩醫生(圖片來源:相關機構提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