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發育不良|冬天出生嬰兒更容易患上 7個先天因素 + 5個病徵 家長容易忽略
髖關節發育不良 健康隱形殺手 早期症狀不明顯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健康的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拖到1歲多時,演進到脫臼、長短腳、跛行才發現,便需要在麻醉下進行手術復位,才能避免長期的運動困難及髖關節退化疼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醫師指出,嬰兒由出生到4個月大,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姿勢,會妨礙發育及導致脫臼。但若家長改以大腿彎曲外展姿勢揹或抱嬰兒,肌肉出力時,會將股骨推進髖臼內,則可促進關節發育。這代表了家長如何去照顧孩子,明顯影響到此症的發生率。
張嘉獻醫師又舉例,過去北極圈民族及北美印地安人習慣將嬰兒綁成直立狀態,髖關節脫臼發生率很高,非洲馬拉威婦女習慣將嬰兒揹在背後做農事,結果脫臼病例很少。此外,氣候直接影響人們的穿著,氣溫低時,很多長輩怕嬰兒著涼,便為孩子包上多層衣物,自然限制了大腿活動,結果大人的關愛反而造成孩子髖關節發育不良,脫臼手術的病例增加。
早前,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台灣,冬天出生的嬰兒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要比夏天出生的嬰兒高出2倍。張嘉獻醫師分析背後原因是與天氣寒冷有關,是次研究成果已發表在骨科頂級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冬天出生嬰兒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高2倍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根據健保資料庫的世代研究發現,在蒐集的1,296宗脫臼手術資料中,每年冬天(台灣是11至2月)出生的嬰兒是較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及需要手術治療的族群,其中以12月及1月出生的嬰兒的風險最高,超過0.7/1000;而夏天6月及7月出生的嬰兒在這項手術的發生率明顯最低,不到0.3/1000。
醫院的骨科助理教授李偉群醫師表示,這項研究同時發現了另一個現象,出生後3個月內的平均氣溫對於手術發生率有最高的相關性,比出生當月氣溫的影響力還大,說明了髖關節發育非常受後天如何照顧有關。例如台灣11月平均溫度是22度,3月平均溫度是20度,為何11月較暖和但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手術率呢?因為11月出生的嬰兒經歷12、1、2月這3個月的低溫,經常被衣物包裹得很緊,令髖關節脫臼的風險上升。但3月出生的嬰兒,也許出生時氣溫低,但經歷4、5、6月這3個月的氣溫逐漸回暖,家長給嬰兒愈穿愈少,他們的大腿可以自由踢動,髖關節脫臼的風險因此下降。
初生嬰兒雙腳包得太緊或被拉直 不利髖關節發育
醫院的小兒科程劭文醫師也表示,初生嬰兒出生時,大腿會呈現自然彎曲狀態,過去曾遇過不少長輩擔心新生兒受寒,會以絲襪當包巾將嬰兒從頭包到腳,或者用傳統揹帶時採側臥式揹法,這些動作都會讓初生嬰兒雙腳包得太緊或被拉直,不利於髖關節發育。
程劭文醫師指出,嬰兒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最早被發現時,大概是家長幫孩子換尿布時,發現兩條腿不太對稱,呈現一高一低。此外,就是孩子1歲開始學走路時,發現孩子走路重心偏向一邊,甚至有踮腳尖的情形。還有些情況是早期沒有診斷出來,直至孩子成長至青少年時期,在運動時發現有單邊關節疼痛的問題,如果持續還沒有診斷出來的話,這情況可能會導致進入中年之後,開始出現髖關節發炎的情況。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7個先天因素及5個病徵
講返香港,有研究指出,現時香港每1,000名初生嬰兒中,約有1名有機會患上此症,臨床上,此症於近年有上升趨勢。目前,引起此症的原因未明,但有7個先天因素會增加患上此症的機會:
1.以臀位出生的嬰兒
2.嬰兒的親生兄弟姊妹中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患者
3.女嬰(約8成患者為女嬰)
4.母親懷孕時子宮內羊水減少
5.早產嬰兒
6.嬰兒在出生時腳掌嚴重畸形
7.嬰兒在出生時有嚴重斜頸症
然而,約6成患者並沒有以上相關因素,故家長需要多加留意嬰兒有否出現病徵,以便及時求診,包括:
1.兩腳長短不一
2.兩邊大腿或臀部皮膚皺摺不對稱
3.更換尿片時,大腿未能完全向兩側張開,或張開的程度不對稱
4.拖著一條腿爬行
5.站立姿勢異常,如一隻腳的腳踝離地並以腳趾支撐身體
盡早發現有助抓緊治療黃金期
在香港,初生嬰兒在出院前,駐院醫生會為嬰兒進行常規身體檢查,以確保嬰兒的健康狀況良好。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的醫生亦會為初生嬰兒進行身體檢查,當中包括髖關節檢查,目的是盡早發現髖關節是否有異常,以便作出適當的轉介及治療。此外,護士在接見2個月或4個月大的嬰兒時,亦會再次檢查嬰兒的髖關節。如有任何異常,醫生會將個案轉介至骨科醫生作進一步檢查,如超聲波或X光檢查。
目前,奥地利、德國、瑞士、捷克等國家,早已全國性推行初生嬰兒髖關節超聲波普查,初生嬰兒需於出生6星期內,以超聲波檢查其髖關節,研究顯示這些國家的嬰兒接受髖關節手術個案有下降趨勢。
大多數早期確診個案經治療後,髖關節的發育都能回復正常,治療方法則取決於確診時嬰兒的年齡和關節異常的嚴重程度。治療的目的是將股骨頭放回髖臼內,使臀部能正常發展。愈早確診此病,治療效果愈好。如於嬰兒出生後不久確診,此時較易用手把脫位的髖關節推回原位,大部分患者只需配戴「帕氏吊帶」為時數月,使髖部保持在屈曲和外張的固定狀態,直至髖關節穩定及髖臼發育正常。
若果「帕氏吊帶」治療的進度不理想,或關節異常的情況較嚴重時,或嬰兒於6個月至2歲大才被診斷出患有此病,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然而,若未能及早診斷和治療,加上情況持續惡化,日後有機會造成患肢縮短、行動困難、脊柱側彎、膝蓋和腳踝勞損,以及早年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資料來源:CTWANT、ETtoday新聞雲、Heho健康、香港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香港港安醫院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