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正小學, 培正中學, 私立小學, 母語教學,培正同學會, 培正小學粵劇團

香港培正小學 母語教學龍頭

小學

廣告

政府多年不斷推動母語教學,但多數家長心目中,還是將英語教學視為「優等」。香港培正小學(下稱培小),則視母語教學如基石,70多年來曾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高官,經驗已證明一切。培正「一家親」的觀念甚重,培小與香港培正中學(下稱培中)現為直屬關係,每年有逾85%學生可「直升」至培中,學生有歸屬感同時,亦使其傳統精神得以貫徹。

▲ 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回母校與學弟妹分享成功秘訣。

畢業生猛人如雲

1933年,廣州培正於香港開設分校,起初只辦小學課程,逐步發展至初中、高中。香港培正至今已逾80年歷史,除了是母語教學的先驅,亦以全人教育培育學生的全面性,故現今社會上不同界別的頂尖人物,不少為「培正幫」。其中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科大創校校長吳家瑋,前浸大校長吳清輝及謝志偉,香港樂壇教父顧嘉煇,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創院院長鍾景輝,前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等。

(左) 顧嘉煇 (右) 吳家瑋

(左) 吳清輝 (右) 謝志偉

(左) 鍾景輝 (右) 關錦鵬

中文強化 英文改革

培正的教學課程一定緊貼教育趨勢,身為一間中文學校,中文水平必須要保持。從低年班開始,就以高效識字法和圖書教學等,令學生在初小時大量識字,提早閱讀,增加對閱讀的興趣。又實行全語文寫作計劃,以開放式題目代替傳統命題寫作,發展學生思維及創意。亦致力創造普通話語言環境,安排學生擔任普通話大使輪流值日,到小一課室協助有學習困難的同學。
外界總認為中文學校的英語能力會較遜色,為了打破局面,自03年開始,培小決定棄用英文教科書,推行故事書教學法,藉着配對、角色扮演、唱兒歌等多元化活動, 及老師與同學一起分享故事書的內容,透過提問、用圖片猜出字義等,令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大膽使用英語。

家長歐陽太亦未擔心母語教學會影響於兒子的學習進度。「囝囝主動向我表示自己喜歡通識科,不過如果用英語學習吸收或較困難,以致影響學習興趣。我亦認為如要同時要兼顧語文及學習知識,最後只會兩樣都學不好。」張校長亦表示,以母語教學,學生易明易理解,升讀培中的同學,即使在初中學習英國文學,亦未感困難,所以未來仍會奉行以廣東話授課的模式。

▲ 透過劇場教育, 讓學生代入三國時代的情景, 學習歷史之餘,亦提高思考。

▲ 英文周舉行時, 擺設各種不同的攤位遊戲, 讓學生寓遊樂於學習。

▲ 1983年於培正畢業的(右)歐陽太,因感培正學生都純品有禮,故亦希望兒子在母校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 在培正同學會任職幹事逾30年的蕭寅定先生, 於1955年畢業, 與King Sir 鍾景輝為同屆同學。他指King Sir 當年已是劇團的男主角,更曾在學校運動會取得個人全場總冠軍,是個全面的學生。

▲ 張校長由幼稚園至中學均在培正接受教育,1976年畢業,1985年返回母校任教, 一直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張校長的太太,及一對子女,亦為「培正人」。

▲ 2005年起,培小學生在「中國語文菁英計畫」中均獲得金獎或銀獎。

培正同學會分布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憑藉校友間的經常性活動,凝聚一股強大的力量。培正傳統在小學五年級就會為該屆同學成立級社,在學生離校25周年,就會結集該級社的師生回校,舉行銀禧加冕儀式,使學生毋忘母校的栽培。

▲ 成立級社是培正多年的傳統,用意是增進校友間的感情,培養對母校的歸屬感。

▲ 銀禧加冕儀式,就是由當年師長為離校25年的舊生戴上紀念帽,然後學生會為師長送上禮物,以示尊師重道。之後每5年再聚首一次。

校友注資 加強設施

培小為開拓更多空間興建特別室, 提供更優質教學環境, 自1989年開始進行兩階段的校舍重建計劃,工程耗資之龐大。培小為非牟利私立小學,單靠學費收入實不足以應付,幸得一班對母校感情深厚的校友支持,部分直接出資贊助,亦有部分積極為母校籌措經費,如今重建工程已接近尾聲,即標誌培小學生有更完善的硬件及空間,進行學習及演藝活動。

校舍新舊貌對照

▲ 本來同培正北面圍牆外是一條大水坑,但隨着市區發展,於1954年政府將大水坑擴展成馬路,並命名為「培正道」。

▲ 1998年,由校友陳伍婉蘭資助下,小學B 座梁泳釗樓增設泳池。後來再加設上蓋,成為全天候室內泳池,透過「熱泵」系統,將廢熱用於冬季暖化池水,既省電又環保。

▲ 何壽南圖書館,於1998年建成,藏書達18,000多冊。

新教育大樓啟用

▲ 2006年,將有50多年的禮堂拆卸,重建為圖中「香港培正教育大樓」,8樓以下為小學部設施,包括有蓋操場、室內體育館、一個可容納近千人之音樂廳式大禮堂及其他特別室。8樓及以上為培正教育中心,提供副學士,及其他專上課程。

▲ 因培小每級有8班之多,所以如音樂室、美術室等特別室均不止一個。

▲ 紅藍電視台不止是校園電視台,更是「遠程教學」的媒介,學生可以透過視象進行專題研討,跨地辯論比賽等。

科技數理 表現突出

培正有「數理少林寺」之稱,過去曾培育出不少數理人才,其實早在小學階段,就已經着手為學生打好基礎。例如低年級會先學好基本運算,並與生活連結,引起興趣。由09年開始,小一至小五逐年增教數學課題,約用16至24節課堂,令小六課程提早完成,可騰出時間準備系統性評估及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又會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的數學比賽及測試,如奧林匹克數學比賽、世界數學測試等,希望學生可藉此開闊眼界。

▲ A 座膳堂自設廚房,由供應商每天為學生預備午膳;小食部亦只售健康小食。午膳時間,會由家長義工隊負責照顧低年級學生進膳。

▲ 培小着重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校內亦設有科學室,給學生進行科學創作、專題研習等活動。

▲ 為使學生能夠有更多機會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實踐,校方定期會舉行不同校外活動。相中是小五學生到科學園參觀。

▲ 學生到聯交所及金融管理局參觀,細心聆聽導賞員講解不同發鈔銀行鈔票的設計特徵。

校友子女 入學佔優

培小與屬下幼稚園屬「私立一條龍」,與培中又為直屬關係,如順利考入培小幼稚園,直升培中的機會就更高。故每年幼稚園公開招生,都吸引大批家長慕名而來,像2011年就有6,000多名申請人,競爭240個學額,即25人爭一個學額。如未能成功爭入幼稚園,至小一申請入學,形勢更加激烈,2011年有1,200多人報名,競逐20至30個學額,比例為1:40。張校長不諱言,普通申請人及校友子女同時申請入學,如條件、表現差距不大,後者當然會優先被取錄。面試方面,由於幼稚園考生年紀小,問題不會太難,通常是問有關日常生活問題;老師亦會從遊戲中觀察考生與人相處的情況,是否有禮貌,過程中會否表現驚恐等。至於小學面試,除會參考幼稚園成績外,亦會讓考生一起看圖書,老師再從旁觀察考生是否投入,與人相處是否融洽,及會否提出創新問題等。

▲ 培正校友呂太為粵劇發燒友,於是出資一百萬為母校成立粵劇組,為學生置妝、購買戲服道具,以及聘請專業導師給學生作指導。

▲ 培正小學粵劇團於2010年7月,一連兩晚假九龍高山劇場演出名劇《白蛇傳》,全場爆滿。

▲ 柏斯琴行總裁吳天延亦為培正校友,於銀禧加冕當日將一張一百萬元支票交給母校。

▲ 家長義工隊成員落力義賣,為建新大樓籌募經費。

 

校名 : 香港培正小學 Pui Ching Primary School
創校年份 : 1889
地址 : 九龍窩打老道80號
電話 : 2714 2562
網址:http://www.pcps.edu.hk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類別 : 全日制私立
辦學團體 : 香港浸信會聯會
宗教 : 基督教
教學語言 : 中文(包括普通話)
直屬中學 : 香港培正中學
學費 : 35,000(全年分10期)
學生人數 : 1,502人
教學人員 : 70人
師生比例 : 1: 21
學校設施: 紅藍電視台遠程教室、語言室、電腦室、科學室、視藝室、音樂室、環境教育資源室、天台自然教室、室內泳池、高爾夫球練習場、膳堂、醫療室、書局、學生活動中心。

 

● 撰文:Joanne ● 攝影:黃大立(部分相片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