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太小學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跨學科打造俱傳統文化+玩味的中秋 建正向價值氛圍

小學

廣告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於9月15日舉辦全校中秋文化日,讓學生們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籍傳統節日氛圍,貫通學科知識,培養學生關愛身邊人,提升國民身份認同。當天活動以「中秋文化日:樂聚馬太慶中秋」為題,旨在聯合一眾幼稚園、小學的師生,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活動透過中英跨科介紹、STEM體驗、糖畫、麵粉公仔、燈籠紮作、中國傳統民族舞表演欣賞及寫中秋賀卡等,讓學生們認識傳統手工與藝術的智慧,感受中秋的多元文化,加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STEAM+VR+懷舊工作坊
 聖馬太小學
(圖片來源:學校提供)

中華表演藝術 認識傳統文化與歷史

在中國舞表演中,學生們欣賞到各種中國民族舞蹈。跳舞老師分別表演了長綢舞及扇巾舞。學生們可以近距離觀賞表演者如何運用服飾及器具配合音樂,展示精湛的舞姿。當中司儀的講解讓學生們了解中國傳統舞蹈文化,以及民族舞的歷史背景,以長綢舞為例,綢舞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漢高祖時期,漢高祖劉邦熱愛當時民間的楚聲與楚舞,於是就把這些民間樂舞引進宮中,進行宮廷祭祀等大型宮廷內的活動。跳舞老師們透過精彩的演示和互動,讓學生一起拿起道具進行體驗,現場的同學更拍案叫絕,氣氛熱鬧!

 聖馬太小學
(圖片來源:學校提供)

DIY傳統手工增創造力

手工課堂讓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製作技巧與文化價值。低年級的學生在糖畫及麵粉公仔製作課堂中,體驗傳統手工藝的趣味,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在燈籠製作課堂中初嚐傳統技藝的匠心獨韻。

 聖馬太小學
(圖片來源:學校提供)

在糖畫製作課堂中,學生們學習如何用糖膠、熱溶槍繪出細緻的糖畫,學生們分享原來糖畫要「一筆過」才能保持糖畫的最佳狀態。此外,老師又與同學們製作麵粉公仔,塑造出不同的應節物品。

除此之外,賞月少不了燈籠,學生們利用玻璃紙、竹篾、漿糊等簡單物料紮作燈籠,由連結竹篾至黏合玻璃紙的步驟,學生都一一經歷,感受創作的成就感。同時,老師們也向學生們講解中國傳統燈籠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讓學生們了解中國傳統技藝。

 聖馬太小學
(圖片來源:學校提供)

中秋傳統文化結合學科智慧 VR虛擬實境舞火龍

除傳統手工藝外,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眾多,例如:舞獅、拋寶碟、舞火龍等,要安排每位校內學生外出體驗有一定難度。於是,校方積極引入不同資訊科技擴闊學生視野及體驗,近年引進沉浸式VR虛擬實境應用便携系統,系統融合多面虛擬實境應用空間,創造全方位沉浸式互動體驗,令學生在不同情境中進行動態探究式學習。學生透過系統創作的虛擬實境體驗傳統文化活動,學生猶如置身現場,體驗「非一般」的節慶活動。

在整天活動中,融合不同學科元素,既有中英文科跨科介紹中秋節故事及燈謎,亦有寫中秋賀卡予身邊人,以及中秋填色活動,借傳統節日統合不同學科的元素。

 聖馬太小學
(圖片來源:學校提供)

中秋活動聯結聖馬太小學、幼稚園師生家長

坐落中西區一街之隔,新街的聖公會聖馬太小學與荷里活道的聖馬太堂及聖公會聖馬太堂幼稚園關係密切,是次活動除了上半天小學參加外,幼稚園的師生及家長於下午到小學一起慶節,活動包括傳統藝墟攤位(中國結、麵粉公仔及風車)、VEXIQ 機械人探月工程及沉浸式VR 舞火龍體驗,讓堂校師生家長一起歡渡佳節,感受團聚的節日氣氛。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地址:上環新街12-20號
網址:www.stmatthew.edu.hk/

圖片來源: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