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

祛濕6徵狀 中醫教你分寒濕+濕熱 2款祛濕湯助紓緩 拆解足貼原理

食譜

廣告

祛濕|近日暴雨連連,天文台頻繁發出暴雨警告,天氣變幻莫測,令人難以捉摸。不少患者的痛症加劇,普通人也常感到疲憊不堪。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自救呢?
祛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翻風落雨關節疼痛?

許多病人常形容自己的身體猶如天文台,當天氣變化時,關節就會感到酸脹和疼痛。中醫認爲,這種現象為痹症。《素問·痹論》中提到:「風寒濕邪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當人體受到風、寒、濕、熱邪的影響時,經絡會被邪氣阻塞,從而引起肢體關節、肌肉的酸痛、麻木和活動不利等症狀。根據邪氣的盛衰,分爲不同類型的痹症:感受風邪較盛時為行痹;感受濕邪較盛時為著痹;感受寒邪較盛時為痛痹;感受熱邪較盛時為熱痹。譬如下雨、潮濕天痛症加重,多為受「風」邪和「濕」邪侵襲:行痹患者多受風邪影響,疼痛部位不斷變換,無固定的痛點;著痹主要由濕邪引起,表現為肢體酸痛沉重,痛處不移轉。

類風濕關節炎屬於中醫痹症的一種,又稱「尪痹」。尪痹的病人由於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加上感受風寒濕邪,導致氣血停滯,經絡閉阻。西醫認爲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需要與風濕性關節炎作區別。類風濕關節炎能持續影響骨頭和軟骨組織,而典型症狀為「晨僵」,即患者起床後,關節會出現半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僵硬性,且病情多呈對稱性,並影響不同部位的關節。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可通過内服中藥補益肝腎、祛風除濕,中藥外洗止痛通絡,同時可進行針灸治療達到通經活絡的作用。

祛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祛濕足貼有效嗎?

廣告經常宣傳去濕足貼可以舒緩疲勞、身體困重、關節酸痛等「濕重」的症狀。足貼通常是睡前貼於足底部,早上醒來看到足貼變黑,這似乎驗證了它的祛濕效果。然而祛濕的力量真的如此强大嗎?首先我們先了解足貼的主要成分,足貼一般含有竹炭、竹醋、桔梗、薰衣草等提取物,這些成分遇水浸濕後則會氧化變色。睡眠期間,由於足底出汗,足貼氧化變深。祛濕其中一個方法是通過發汗,當足貼貼於脚底覆蓋涌泉穴,涌泉穴能激發腎氣,通調經絡,達到祛濕的目的,但事實上難以完全排出身體的濕氣。

什麽足貼成分有效祛濕?

部分足貼含有藿香、佩蘭等,具有芳香祛濕的功能。另外,足貼中如有艾葉的成分則能溫經通絡。但足部有皮損、紅疹、糖尿病患者,以及孕婦、小兒、皮膚容易過敏人士不宜使用足貼。

祛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需要祛濕嗎?

在香港病人最常詢問的是:「我濕嗎?」,其實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表現,便能辨別自己是否需要祛濕。

濕熱體質人士:

口氣重
汗黏味臭
面部油脂分泌多,面上暗瘡多
大便黏,氣味大
小便黃
舌紅,舌苔黃膩

濕熱體質人士生活小tips

如有以上症狀,患者飲食需保持清淡,減少食用辛辣煎炸的食品。清熱利濕的食物包括例如:薏米、赤小豆、綠豆、冬瓜、通菜、芹菜、蓮藕等。煙酒也是生濕生熱的因素,濕熱類人士宜戒煙酒。運動方面,濕熱類人士適合跑步、行山、球類等活動。

祛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祛濕熱湯水推介
清熱降火祛濕湯 (4人份)

材料:冬瓜500克 紅蘿蔔1條 粟米1條 赤小豆50克 生薏米30克 燈心草5克 腰果30克 蜜棗2顆
步驟:
先把紅蘿蔔去皮,切小塊,冬瓜、玉米切小塊。
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2L 清水,用大火煮滾後,改中火煎煮1.5小時
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祛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寒濕體質人士

疲倦,睡醒後仍覺疲倦
頭部重墜,身體沉重
胃口差
口淡
大便水漾
身體痹痛
舌淡紅,舌苔白膩

寒濕體質人士生活小tips

寒濕體質人士,宜減少食用生冷食物。進入空調房間時,自備外套覆蓋肩膀、膝蓋等容易受寒的關節。 睡前可以使用艾葉或生薑浸泡雙脚,達到溫經通絡的作用。除此之外,曬太陽、練習太極或八段錦等運動,也適合寒濕體質人士。

健脾湯水推介
五指毛桃蘋果湯 (4人份)

材料:五指毛桃40克 蘋果1個 芡實30克 山藥30克 蓮子30克 陳皮1塊 排骨500克 生薑3片
步驟:
先把排骨焯水備用
把陳皮浸軟
把蘋果削皮,切成小塊
把所有材料倒入鍋中,加入2L水

先用大火煲滾,轉小火煲1.5小時
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面對不能捉摸的天氣變化,只要戒掉一些生活上的壞習慣,就不用濕氣纏身!使用泡足中藥和足貼外用藥前,如有任何疑問,請咨詢註冊中醫師的專業意見。

祛濕 博愛醫院劉映彤中醫師(圖片來源:博愛醫院劉映彤中醫師提供)
博愛醫院劉映彤中醫師(圖片來源:博愛醫院劉映彤中醫師提供)

撰文:劉映彤中醫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