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創科

社創科︱甲寅年中首辦社創科培育未來企業家 培養學生創意思維+解難力

中學

廣告

社創科|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簡稱「甲寅年中」)在教育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前線,推動多元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邱春燕校長為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德育及公民教育)得獎者,她致力推動創新教育,並在學校推行「優化課時」,促成全港首個「社創科」的誕生。此舉不僅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更培養他們的創意思維與社會責任感。
社創科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卓越教學獎對教育理念的影響

作為卓越教學獎得主,邱校長認為,這個獎項不僅是對個人教育理念的肯定,更促使她思考如何讓學生獲得更全面的成長。「教育不應只局限於書本知識,而是要讓學生理解社會,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她表示,這份信念成為推動「社創科」的基礎。

社創科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優化課時」改革:讓學習更貼近現實

學校力推「優化課時」,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體驗式學習。邱校長表示,透過縮減部分傳統課堂時間,他們與「社創校園」合作,創立「社創科」,並安排中四及中五全級學生修讀。此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社會問題,透過創新思維提出解決方案,提高學生的二十一世紀技能。

她分享:「我們希望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培養創新與社會責任感,並非單靠比賽或短期活動,而是讓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實踐社創理念。」

「社創科」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

「社創科」的核心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並讓他們深入了解社會需求。課程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學生需透過訪問、資料搜集、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等方法,分析社區痛點,並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

「例如我們的學生曾設計智慧海龜,利用人工智慧與機械設計來清理沙灘垃圾;又或者設計防滑、抗菌的排水地板,解決街市濕滑問題。這些計劃不僅具創意,也能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邱校長說。

社創科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初創咖啡室 Start-up Cafe:結合理論與實踐

作為「社創科」的重要延伸,「Start-up Cafe」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營運實體社創項目的場地。這個咖啡室不只是學習沖調咖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如何經營企業,管理財務,推動社會影響力。

「我們希望學生學會自主決策,因此Cafe完全由學生管理,包括財務預算、市場推廣、人力資源等。」她提到,學生需要提交計劃書,並獲得學校的「投資」,讓他們學習如何管理資源。

此外,Cafe 也積極與NGO合作,例如曾為奧比斯設計特別的慈善套餐,籌款支援眼疾兒童,或為長者舉辦咖啡體驗活動,讓社區不同人士能夠受惠。

社創科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挑戰與未來展望

在推行「社創科」的過程中,邱校長與團隊面對不少挑戰。她坦言,最大的挑戰來自學生的學習心態:「香港學生習慣考試評核,當課程不與DSE成績掛鈎時,有些學生會質疑其重要性。然而,這些實踐經驗才是真正能讓他們在未來社會立足的能力。」

她強調,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不僅重視學術成績,更關心應徵者的溝通技巧、解難能力、創意思維等。「我們希望學生除了擁有好成績,也能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未來領袖。」

社創科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獲教育界肯定,推動更多學校參與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社創科」已成為教育局整體課程規劃的成功案例,並獲得其他學校關注。「我們希望這個課程能夠帶動更多學校嘗試不同的創新教育模式,讓更多學生受惠。」邱校長表示,現時已有多間中小學跟隨腳步,引入類似的社創課程。

她將在即將舉行的「社企民間高峰會 2024」上分享這些經驗,希望鼓勵更多教育界及商界人士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台。

「教育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考高分,而是讓他們具備改變世界的能力。只要我們願意創新,未來的年輕人一定可以帶來更美好的社會。」邱校長總結道。

圖片來源: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