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惹禍】一星期食4次三文魚刺身 15歲少女爛腎兼行動遲緩

【刺身惹禍】一星期食4次三文魚刺身 15歲少女爛腎兼行動遲緩

健康

廣告

消委會近日測試市面上的三文魚及吞拿魚刺身,發現大部分樣本被驗出含汞(俗稱水銀)的有機化合物甲基汞,10個樣本更嚴重超標。近日,台灣亦有醫師分享,一名15歲少女因愛吃三文魚刺身導致汞中毒,而患上慢性腎臟炎,行動和講話亦變得遲緩。

撰文:SundayKiss | 圖片:《醫師好辣》節目、Thinkstock | 編輯:Coco

15歲少女狂食刺身汞中毒 腎衰竭行動遲緩

台灣腎臟科洪醫師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過去診治的案例,一名15歲少女因尿液出現泡泡 被媽媽帶去就診,檢查後發現少女患上腎盂腎炎還有一些慢性腎絲球炎和慢性腎衰竭,因此有蛋白尿跟潛血的狀況。醫師觀察發現少女說話、行動有明顯遲緩,故向其媽媽詢問關少女過去的狀況。

原來少女從4、5歲食三文魚刺身,一直食到15歲。事由少女的祖母因擔心4歲的孫女挑食,認為魚肉含有不飽和脂肪酸、DHA對大腦很好,便一星期餵孫女食3至4次三文魚刺身,望改善營養不良問題。於是醫師轉介少女到神經內科,最後發現女孩因長期大量食三文魚刺身導致汞中毒。

 

食魚生或致汞中毒

魚類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低脂、含有奧米加3(Omega-3),對孕婦、小孩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洪醫師藉這個案例解釋,旗魚、鮪魚、鮭魚等這類大型魚屬於生物鏈較後面的生物,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會過高,人體攝取過多會影響身體,因此建議若食用這些魚類的生魚片時,最好一個月不要超過2次,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節目中,另一營養師也提醒,現今海洋污染問題重重,大型魚類因食物鏈的關係,體內沉積的重金屬污染也往往較高,因此她建議,吃魚最好選體型中小型的魚類為佳,例如像是鯊魚、旗魚、鮪魚、油魚等體型較大的魚類盡量少吃。

消委會:10款吞拿魚重金屬超標

消委會日前檢驗市面上19款吞拿魚及 31 款三文魚刺身,共50款刺身樣本,發現當中有49款(98%)都含有重金屬甲基汞( methylmercury,即水銀的有機化合物),當中 19 款吞拿魚刺身樣本中,有 10 款的甲基汞含量超出本港法例汞含量標準,最多超標近 2 倍。

元氣、魚尚刺身驗出含有寄生蟲

是次測試發現,太古康怡廣場元氣壽司的吞拿魚刺身樣本及荃灣的魚尚三文魚樣本驗出含有寄生蟲,2 款樣本檢出的均屬線蟲,其中吞拿魚樣本更同時檢出蟲卵,但不能確定是否活蟲。

【消委會】10款吞拿魚刺身重金屬超標 可影響嬰幼兒腦部發育 元氣、魚尚刺身驗出有寄生蟲及蟲卵

人體內甲基汞含量最高通常是腎臟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膳食所含的甲基汞會迅速被人體的胃腸道幾乎完全吸收(達95%)。甲基汞較無機汞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甲基汞可經血液進入身體各組織。人體內甲基汞含量最高的器官通常是腎臟,但受甲基汞影響的則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按糧農組織/世衞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的建議,每人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6微克甲基汞。

汞中毒可致行為失常、智力受損

過量攝入甲基汞可引致中毒,但甲基汞中毒的潛伏期長,會出現以下早期症狀 如行為失常、顫抖、視力改變、失去聽覺、喪失肌肉協調性及感覺障礙、失憶和智力受損,最終可引致死亡 。

重金屬可損害嬰幼兒腦部童發育

汞可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發育中的腦部,因此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和幼童,宜避免進食甲基汞含量可能較高的魚類,當中包括體型較大或捕獵性魚類。雖然人體會自然排出甲基汞,但由於過程緩慢,需時可能超過1年才可令體內的甲基汞含量大減,計劃懷孕的婦女應在最少1年前,開始避免進食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以免影響胎兒。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