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進食菇菌後食物中毒 衛生防護中心:不可食用菇類可致死亡
廣告
一對母女於黃大仙區街市購買菇菌類烹煮,進食後出現嘔吐和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涉事菇菌為不可食用菇類,進食後輕則肚痛、肚瀉,重則更會引致肝衰竭甚至死亡,大家買菇要小心!
撰文:Coco | 圖片來源:Thinkstock、新傳媒資料庫 |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母女進食菇菌後食物中毒
一對母女於上月27號在黃大仙區彩雲商場地下三期街市一攤檔購買菇類產品,同日將菇類跟羊架一同烹煮後,約一小時後出現嘔吐和腹瀉症狀,二人同到聯合醫院求醫後,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利用剩餘菇菌調查後發現,該菇菌的學名為 「Clitocybesquamulosa」,是一種不可食用菇菌。中心發言人表示,進食此種菇類會引致食物中毒一般為急性,病徵通常包括進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帶同剩餘菇菌求醫
上月(29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一名51歲女人在上水石湖墟路邊採摘進食野生菇類後,並於家中加入薑蒜及蠔油炒熟進食。一小時後出現出現嘔吐及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隨後到北區醫院求診,現已出院。後來經證實,該市民食用的是尖鱗黃傘菇。
衛生防護中心提醒,不可食用菇類即使經過烹煮後,亦不會破壞菇類毒性。市民應向信譽良好可靠的供應商購買菇類,不要購買懷疑混雜了不明品種的菇類,亦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因為市民難於辨別該些菇類是否適宜食用。若懷疑因菇類而致食物中毒,應立即求醫,並帶同剩餘菇菌以供辨識種類。
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原因?
香港市面常見的菇類約有20個品種,包括冬菇、草菇、白蘑菇、大啡菇、秀珍菇、杏鮑菇等,但並非全無風險,同樣有機會發生上述情況,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如下:
- 進食了有毒菇類,或菇類的有毒代謝物。
- 進食了未熟或未經煮透的菇類,例如豬肚菇、蘑菇和草菇,這些菇類會產生不耐熱的腸道刺激物。
- 進食了有毒的野菇。
- 進食了與可食用菇類混雜在一起的有毒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