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隱疾|3萬宗院外心臟停頓 5%成屬年輕患者 3大要點提高存活率
OHCA是甚麽?
院外心臟停頓(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普遍被認為發生在公眾地方如球場。但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指,研究發現接近一半的年輕OHCA個案主要在家中發生,平均每星期有3宗案例在家中發生。
根據遺傳性心律基金會(心律會)委託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研究團隊,分析本港於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間,所發生29,985宗OHCA個案。其中40歲或以下人士的OHCA個案達1,395宗,而年輕個案抵院存活率僅爲9.3%。這40歲或以下人士的OHCA個案佔整體的4.65%,較2017年至2020年中同類型研究的上升。
OHCA存活率靠時間
對於這病,搶救的時間非常短暫,存活率也隨時間流逝大幅下降。調查指,不足40%的年輕個案在抵院前曾接受CPR急救,而曾接受AED急救的更不足10%。所以團隊針對40歲或以下人士的情況、發生地點以及公眾對心肺復甦法(CPR)和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以全面找出提升特定群組存活率的因素,從而有助制定本港相關公眾健康策略。
3大重點提高存活率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顧問急症科專科醫生蕭粵中指,OHCA發生的黃金拯救時間只有5分鐘,如果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便會下降7%至10%。為提升存活率,提出了下列3個要點。
一、急救教育普及化和多元化,將急救訓練教育推廣至小學,從小培養大眾對急救知識的認知,朝全民急救邁進。
二、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能夠獲得AED的幫助,建議關注住宅屋苑的AED的添置。
三、引進科技,提升患者獲救機會,鼓勵善用更多創新科技及大數據協助公眾施行急救。
病發前提早預防
OHCA的成因很多,能夠導致表面上健康而又未診斷的年輕人突然猝死,而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是其中一種可能。心律會特設「SADS 心臟專科門診」資助計劃及「SADS 基因檢測」資助計劃,來預防這病。
資助因SADS有關或不明原因心臟猝死者的直屬家庭成員,進行首次心臟科專科臨床檢查和有關SADS基因檢測,藉此鼓勵家屬盡早進行檢測,從而減少因SADS而不幸猝死的個案。心律會呼籲市民多加留意心臟的預警訊號及了解家族病歷,若遇到心臟預警訊號,應盡快尋求心臟專科醫生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