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史上年紀最小患者 3個多月大男嬰中招 5大防蚊措施不能少
3個多月大男嬰確診日本腦炎
上月,台灣出現首宗不足15個月大嬰兒感染日本腦炎。事主男嬰於上月尾出現高燒,哭鬧和食慾不振的症狀。徵狀好像一般的嬰兒病。至診所檢查,醫師也建議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轉到大醫院後,需立即入院治療。同日轉到加護病房,並確診日本腦炎。患病期間,男孩高燒,哭鬧,食慾變差以外,更一度出現並發症,肢體麻痺,無力的情程。現在已兩星期,病情仍不穩,仍在加護病房留醫。
此男嬰個案相當特別,是1999年日本腦炎被替換為台灣法定傳染病以來,年紀最小的病例,才3個多月大,也是第二宗小於1歲的兒童患上日本腦炎。
避免悲劇發生可接種疫苗
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不過注射疫苗有年齡限制,幼兒必須年滿15個月方能接種。由於小童出生至15個月後,感染風險提高。
所以時刻均需要留意,在家或外出都要做好防蚊措施。小孩可使用含「敵避」濃度30%以下的防蚊液;孩童夠6個月以上更可使用派卡瑞丁,免被蚊叮。
家長需多作留意兒童的情況,如果延醫,病童的智力,發育可能受損,變成不可逆轉的後遺症。
香港新界西部最常見
本港早年出現日本腦炎個案,當年三日內天水圍區兩居民相繼確診感染日本腦炎。醫生指,日本腦炎是一種穿透蚊子傳播的疾病,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致,被帶有病毒的蚊子日本腦炎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郊外及農村地方。此引發亦曾於中國大陸,南韓,日本,台灣及泰國等地廣泛流行,現時已有疫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傳播。
病毒不會人傳人
目前日本腦炎在越南,柬埔寨,緬甸,印度,尼泊爾和馬來西亞等地,雖然已減少染病個案,但仍須做足預防措施,以免傳病毒。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指點,日本腦炎主要病如果介子是三帶喙庫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俗稱庫蚊。蚊子叮咬帶病毒的豬隻或野生雀鳥後會受感染,繼而人又被蚊子叮叮,便會感染日本腦炎。
香港只間中出現日本腦炎本地感染個案,此疾病在港並不常見,在2003年至2013年間錄得取代十宗個案。不過,庫蚊主要在香港的新界北部出現。的由於蚊子於稻田等大量積水的地方繁殖,蚊子叮咬帶病毒的豬隻或野生雀鳥後就會出現感染,再叮咬人類或動物時,轉化病毒傳播。
日本腦炎患者一般由感染到發病為4至14日,病情輕微者只會出現發燒及頭痛徵狀,未必會有其他明顯並發症。至於病情較嚴重的患者,會病發得較快,除出現頭痛,發高燒外,亦會出現嚴重僵硬,神誌不清,昏迷,震顫,間接性抽搐及癱瘓等徵狀。
幼童患者易出現抽搐
相對於日本腦炎的治療方法,醫生表示,現時對於日本腦炎並非特定的治療方法,醫生通常對患者施以扶養性治療。死亡率約5%至35%,患者康復後,亦可能有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如果準備前往亞洲及西太平洋等日本腦炎流行的地區(尤其是附近)的人士,並留一個月或以上預防日本腦炎,首先應採取防蚊措施,例如塗抹蚊怕水,減少家居植物積水等,從而給蚊子叮咬及滋生蚊患。為活躍,在這段時間應避免處身郊外。
防蚊患五大措施
預防日本腦炎重點是做足防蚊措施,包括家中及個人的預防,一般方法如下:
1.蚊子一般在積水繁殖,家中植物至少每星期換水一次,勿讓花盆底盆留有積水,滋生蚊子。
2.家中應做足防蚊措施,以防止蚊子飛進室內,房間如沒有空調設備,特別是居住在郊區地方,應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避免蚊蟲叮咬。
3.應盡量避免在高風險生態環境中,如豬舍,其他動物畜舍,以及病媒蚊滋生生地點附近活動
。4。做好個人保護措施,蚊子於黃昏至黎明時間最活躍,應避免其間時間出外活動
。5。如果無法避免外出,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外露的部分和衣服上,吸收吸收避蚊胺(DEET)的驅蚊劑,以降低被蚊子叮咬染病的風險。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