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新年大吃大喝腸胃易有問題 醫生教2大病症+4大外遊飲食貼士
胃氣脹未必與飲食有關
新年期間盡情大快朵頤後,如果大吃大喝後出現飽滯及胃氣脹,便會十分掃興。區漢達指,胃氣脹主要是由於短時間內進食過量高油脂食物所致。這類高油脂食物往往難以被腸胃消化,因此容易導致胃氣脹、胃酸過多或腹瀉等症狀出現。
雖然胃氣脹很常見,只要正確診治便會痊癒,但若然長期出現胃部脹氣的情況,就要加倍留神。因為不少身體毛病,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腸易激綜合症、胃痙攣等,同樣會導致胃氣脹。
如何分辨腸胃炎與消化不良?
不少人在大吃大喝後出現腸胃不適,會誤以為自己只是一般的消化不良,但其實亦有可能是患上腸胃炎。區漢達指,要區分這兩種情況,便要知道腸胃炎與消化不良的症狀各有不同。腸胃炎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通常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甚至發冷發熱等症狀,且腹瀉前常會有下腹絞痛感。而消化不良的疼痛或不適感通常發生於「上腹部」,除了空腹時會感到不適,進食後的疼痛或不適感也可能加劇,情況明顯與腸胃炎不同。
腸胃炎治療方法
區漢達建議腸胃炎患者,特別是身體較虛弱的小孩和長者,宜馬上補充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而身體狀況較健康的成年人,則可補充水分來緩解病情。如想早日康復,可暫時禁食1至2餐,但要留意長時間不進食會導致營養不足或身體虛弱,拖慢康復速度。因此當症狀緩和後,應恢復少量多餐,但切記少吃高油、高鹽、高糖、高纖或辛辣的食物,同時避免進食乳製品或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刺激腸胃,加重症狀。
預防消化不良方法
區漢達指,大家從飲食方面入手來預防消化不良,例如在進食前飲用適量溫水,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預防脹氣。此外他提醒大家謹記多吃蔬菜或水果,因為這些高纖維食物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預防便秘和胃氣積聚。同時,應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易消化食物,以保持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
此外,飲食次序也是一大關鍵。他建議進餐時先喝湯,再吃蔬菜及肉類增加飽足感,最後才選擇容易消化的澱粉類食物,且每一口最少咀嚼20下,才能避免一不小心吃太多。若餐桌上有油炸食物或甜食都應淺嚐即止,尤其對於已經有胃食道逆流或消化道問題的人士來說,更應盡量少吃,以免對腸胃造成負擔。
即時消滯及飲食建議:
為免新春期間大魚大肉後出現飽滯不適,區漢達提供以下消滯貼士及飲食建議:
即時消滯法
可在餐後輕鬆散步,促進食物在腸道中的運動,預防消化不良;或是進行適量運動,如快走、慢跑或健身等,也有助消耗熱量及腸胃蠕動,維持腸胃機能。
飲食調節法
吃大餐後,不妨讓腸胃休息,接下來幾餐嘗試輕食,例如以高纖蔬果或全穀類食物搭配無糖乳酪,可增加體內益生菌,幫助抑制壞菌,調節腸胃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這類食物對腸胃負擔較低,進食後有助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和胃氣積聚。對於容易有胃食道逆流或消化道問題人士來說,應避免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或過酸、過辣的食物。
此外,消化功能差或腸胃功能受損者,也不宜過量飲酒,以免出現脹氣而感到不適。
新春旅遊飲食貼士:
不少人會趁新春到外地旅遊度歲,區漢達建議一大家在異地要加倍注意飲食,特別是到日、韓、台及東南亞等熱門旅遊地點遊玩時,更要謹記以下飲食守則,以免跌入食物隱藏陷阱,引起腸胃不適:
1.避免進食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肉類、家禽、海鮮及蛋類。
2.金黃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來自海鮮的弧菌)是食物中毒個案中常見的細菌。如到街邊小食檔或衛生環境較差的東南亞國家吃喝玩樂,就要避免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因為生食是「高危」食物。
3.韓式食物大多加入大量辣醬、大豆醬等加工醬料烹調,有機會增加腸胃負擔。加上烹調過程會落油煎、炒甚至炸,令菜餚熱量大大提升。
4.韓式醬油蟹是生蟹,蟹本身已有肺吸蟲寄生,進食後有機會感染寄生蟲及病毒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