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肺

吸煙對肺部絕對是一種折磨 高瘦煙民易爆肺 微創針孔手術減復發率

健康

廣告

爆肺非常普遍,如唱作歌手方大同曾兩度爆肺,其經理人認爲減少其籌備新碟的工作時間,可降低其再次爆肺的機會。但其實,兩者未必有關,反而高且瘦的年輕男士才是高危一族。嚴重時可令患者呼吸衰竭、心臟未能正常運作,甚至死亡。因此,若出現突如奇來或突然加劇的氣喘,便應盡快求醫控制病情。透過微創針孔手術,可減低復發機會。

撰文:劉承昕|編輯:Sunday Kiss|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俗稱「爆肺」的氣胸,是常見呼吸道疾病之一。當人體胸膜腔(簡稱胸腔)内積存空氣,影響正常呼吸功能,便會形成氣胸。外科醫生表示,按西方數據,每年每十萬人便有10至20人爲氣胸患者,當中男性患者佔大多數。由發育年齡至逾20歲的高瘦男士,屬爆肺高危一族。患者病發時,會出現咳嗽、氣喘、胸痛等徵狀。

高瘦男易爆肺 微創針孔手術減復發率

男煙民患病機會12%

在香港,男女患者比例約8:1至9:1。在高且瘦的年輕男士中(即發育年紀至逾20歲),這疾病更爲普遍,但原因未明。另外,吸煙有損肺部健康,故煙民亦較易出現氣胸。呼吸科醫生表示,本身健康沒罹患重疾的男煙民,出現氣胸的機會率12%,遠高於非煙民的0.1%。

氣胸分爲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以前者較常見。患者並無肺病,但其肺部表面可能長有氣疱,或存在某些較弱的部位。若氣疱破裂或較弱之處出現裂口,空氣或從肺部進入胸腔,引致氣胸。患者一般會出現氣促、胸部突然痛楚等徵狀,並會因呼吸和咳嗽而加劇。不過,部分患者可能毫無徵狀,並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自行痊癒。至於繼發性氣胸,則是指因本身肺病,例如慢阻肺病、肺癆和肺炎等,令空氣由肺部漏出所引致的氣胸。這種情況多發生於長者、肺病、嚴重哮喘患者,或需要機器輔助呼吸的病人。

最極端呈張力性氣胸

另外,氣胸亦會在胸部受到創傷時或治療過程中形成,例如在接受頸靜脈放置導管、細針抽取肺部組織化驗,或支氣鏡檢查等情況下發生意外。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氣胸,若沒及時得到適當治療,均有機會不斷惡化。相比原發性氣胸,繼發性氣胸一般來得較急及嚴重。

最極端的情況是出現張力性氣胸,即流出肺部的空氣,大量囤積於胸腔内,其壓力令另一邊肺部及附近器官(例如心臟和主要血管等)不能正常運作。患者有機會因而休克、呼吸及心臟停頓等嚴重後果,並有生命危險。氣胸可引致嚴重後果,故絕不能忽視。一旦出現疑似氣胸徵狀,便應盡快求醫。

從氣胸患者的肺部X 光片,可見病發的肺部受空氣壓迫而塌了。

對於懷疑氣胸患者,醫生一般會先爲其進行基本身體檢查,例如聽肺部呼吸聲等。其後,醫生便會安排病人接受胸部X光檢查,以確診病症。然而,少數個案可能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才可確診。若病人被確診氣胸,醫生會因應其氣胸種類、大小和病徵嚴重程度,安排不同治療。若患者積氣較少,沒有明顯病徵,可僅接受醫療觀察,或再配合氧氣治療,讓其自行癒合,逐步自行吸收漏出的空氣。然而,如果患者有明顯病徵或積氣多,醫生則須將胸腔内的空氣抽走。

對於病況較輕及情況許可的個案,醫生會考慮以針筒替病人抽氣,或採用較細的軟管替病人作空氣引流,以減低其不適及痛楚。但若患者病情較嚴重,醫生一般會以導管將空氣從胸腔内抽走,令肺部恢復正常運作。爆肺病情較嚴重患者更可能須留醫接受氧氣治療及透過胸管,將空氣從胸腔引流出體外。下圖爲各種大小不同的胸管。

患者兩至五成機會復發

患者即使經治療後痊癒,日後亦有機會再復發。醫生表示,首次病發的原發性氣胸患者,其復發率爲兩至五成;復發後出現第三次氣胸的機會率更高達五成以上。因此,復發或有較高復發機會的年輕患者,宜透過「黐肺」手術,將肺部及胸膜「黐」在一起。

這手術目前是最有效預防復發的方法;而隨著醫學進步,現時醫生也可透過微創針孔式手術,爲患者「黐肺」,將手術創傷性大大減低。手術過後,患者肺部重新膨脹,便會貼在被磨損的黏膜上,引起發炎作用,將兩者「黐」住。手術期間,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逾九成患者術後並無復發。

然而,繼發性氣胸或年老患者,未必適合接受這手術。針對這類病人,醫生會以内科胸膜黏合方式,爲其進行「黐肺」。這種做法成功率約七成,較外科手術低。醫生經胸管注入藥物,令兩片胸膜發炎以達致黏合作用。不過,患者可能會出現痛楚及發燒等副作用。爲更有效減低日後復發機會,患者應戒煙;至於從未患氣胸的人士,不吸煙也能幫助預防氣胸。

煙民不戒煙瘾 黐肺後更易爆肺

吸煙對肺部絕對是一種折磨,不但會引致慢阻性肺病,可令煙民更易爆肺。醫生表示,曾有一位逾50歲患者,煙齡20至30年。十多年前,他曾在右邊肺部出現氣胸,並已接受外科「黐肺」手術。該病人術後仍繼續吸煙,其後更患上慢阻性肺病。直至他患上嚴重肺炎,須入院靠氧氣機幫助呼吸,並持續超過兩星期。當其情況漸趨穩定時,卻突然爆肺,於兩日内兩邊肺部出現氣胸。由於該病人情況危急,故醫護人員立即爲其放置喉管於胸腔。在兩邊放置四條胸管後,他的情況有所改善,但肺部仍不斷漏氣。

最後,醫生須爲其進行内科「黐肺」手術,將藥物經喉管注入胸腔數次,才可成功「黐肺」。其後,該病人才逐漸好轉,康復後毋須再依靠氧氣機及喉管。醫生指,該病人共留醫個多月,期間須卧床,而且不能進食,須插胃喉。因此,即使他出院後,亦須送進療養院接受物理治療,未能繼續工作,並須開始服用慢阻肺病的藥物,可見吸煙害處不容忽視。

拆解爆肺 五大疑問

爆肺雖然普遍,但不少人都一知半解,甚至存在以下疑問:

1. 唱歌多、大聲說話會爆肺?
暫未有證據顯示,多唱歌、大聲說話、做粗重工作、任何食物或生活習慣(吸煙除外),與氣胸有直接關係。大部分病人爆肺時,都並非正進行任何特别活動。

2. 哪些職業易受爆肺影響?
飛機師、空姐及潛水員,須經常承受較大氣壓變化。如果潛水員太急速升上水面的話,肺内的空氣會因周圍水壓急速下降而迅速膨脹,令爆肺風險增加。當氣壓下降時,若其肺部存有氣疱,便較易爆破引致爆肺。至於曾爆肺患者,病發後四至六星期不宜乘搭飛機。若未接受「黐肺」手術,日後亦不應進行潛水,以減低病發機會。

3. 一般氣喘與爆肺有何分别?
爆肺引致的氣喘,一般來得較急及突然,非常明顯,並有機會伴隨胸痛。

4. 高瘦男增肥可脫離高危一族?
若男子過了發育年紀,而身形高瘦,即使他日後再增肥,亦無助減低其爆肺風險。

5.「 黐肺」會影響呼吸功能?
「黐肺」會對呼吸活動及整體肺活量有些微影響,但相對爆肺的風險更大,故這手術值得進行。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