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牙周病|牙周病患者易患3疾病 醫生拆解預防+治療方法

健康

廣告

牙周病|當我們談論牙周病,許多人可能會想到牙齦出血或是刷牙時的不適,但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對我們的整體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牙周病與各種健康狀況之間的緊密聯繫,從冠狀動脈心臟病、癌症,到中風等腦血管疾病,忽視或低估牙周病,缺乏正確的治療和維護口腔健康,可能導致嚴重後遺症。
牙周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預防牙周病重要性

調查指,香港有9成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這種常見於口腔的慢性炎症,這個聽起來似乎與日常生活毫不相干的疾病,實際上對我們的全身健康有極嚴重的影響,早在2017年及2018年的研究中,學界已經指出,心臟病、癌症及中風等重大疾病與牙周病之間存在著不容忽視的聯繫。

牙周病是牙齦及支持牙齒的組織發炎的疾病,通常由口腔細菌過量生長而引起。而這些細菌來自那些我們每日進食後留在口腔中的 食物殘渣。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口腔清潔,這些細菌就會形成一層黏黏的、有害的膜層——牙菌膜。長期積累的牙菌膜會硬化成牙石,使得牙周組織受到進一步的損害。

牙周病的早期階段,最常見是牙齦發炎變得紅腫,甚至出血,及導致口氣不佳。如果繼續發展,牙周炎會讓牙齦和牙槽骨逐漸退化,牙齒因此變得鬆動,最終可能導致牙齒脫落。定期洗牙和檢查是保持口腔衛生的重要環節。專業的牙醫可透過專業的工具和技術,徹底去除那些執拗的牙石和牙菌膜,從而預防牙周病的進一步發展。

洗牙過程中,牙醫會使用特殊工具徹底清除牙齒和牙齦間的牙石。有時候,牙醫還會進行 牙根刮治,那是一種深層次的清潔過程,幫助去除牙齦下的細菌。定期檢查可讓牙醫及時發現早期的牙周問題,從而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惡化。

牙周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牙周病誘發心臟病風險高出2倍

當我們談論心臟健康時,往往會想到飲食、運動等因素,誰會想到牙齒健康,也可能是心臟問題的隱形推手?牙周病,這個看似只與口腔健康相關的疾病,實際上與冠狀動脈心臟病之間存在著不容忽視的聯繫。

2021 年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Hypertension》的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病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出近 2 倍它也可能成為心臟病併發症的催化劑。這是因為牙周病會讓口腔形成微小的傷口,成為細菌的溫床。這些細菌隨後可以通過血液循環,旅行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心臟。一旦進入心臟,它們可能引發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嚴重健康問題。

此外,牙周病所引起的炎症反應,也可能對心臟健康產生影響。炎症是身體對抵抗細菌入侵的自然反應,但當炎症長期存在時,它可能對血管壁造成損害,從而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因此,及時的治療和預防牙周病,實際上也是在為你的心臟健康把關。如果已經患有牙周病,應妥善治療並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口腔護理。留意是否有心臟病症狀,如胸悶或呼吸困難,並及時就醫。

牙周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牙周病增24%患癌機會

當我們提起牙周病時,很少有人會聯想到它竟然與癌症扯上關係。美國塔夫斯大學曾進行長達14年多的研究,追蹤7000多人,結果發現患有嚴重牙周病的人,比患有輕度或沒有牙周病的人,罹患各種癌症的風險平均高24%,肺癌風險增加133%,大腸癌風險增加51%。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中也有牙周病引致腫瘤的報道。其中包括口腔腫瘤、肺部腫瘤、血液腫瘤、腎臟腫瘤、胰臟腫瘤在內。《科學》雜誌上所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牙周病發病後,口腔內的「具核梭桿菌」可能影響免疫細胞受體功能,促使癌症加速蔓延。牙周疾病病人口腔中所潛藏的細菌會通過唾液進入的消化系統,甚至在呼吸時都能使牙菌斑進入肺部。可見這種常見的慢性發炎疾病可能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但不限於口腔癌和其他器官的癌症。

牙齦炎和牙周病會在口腔和牙齦中造成細菌過度滋生。這些細菌不僅會對口腔組織造成破壞,還有可能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影響身體其他部位。一些病原體甚至被發現與胃部和食道癌症腫瘤存在潛在聯繫。這意味著,患有牙齒疾病可能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如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咬牙或磨牙,會加劇牙周組織的壓力,令牙根和牙齦難以承受。如果是吸煙人士,口腔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不僅會導致牙黃、牙石,更是細菌的溫床,間接增加了患癌的風險。

糖尿病3倍高機率引致牙周病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牙周病與血糖之間的故事有著不容忽視的聯繫。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時,會增加牙周病發生的風險。這是因為血糖高會影響牙齦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進而導致細菌更容易在牙齦邊緣積聚形成牙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細菌會引起牙齦發炎、牙齦萎縮,甚至牙骨的破壞。

接著,當牙周病的炎症反應在口腔蔓延開來,它可以透過血液循環,影響全身血糖的穩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時患有牙周病,將更難以控制血糖水平,這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
牙周病可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變得更加困難。而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三倍。

治療牙周病可以幫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定期的牙齒清潔、使用牙線和漱口水,這些基本的口腔護理步驟都不應被忽視。而且,定期到牙醫診所進行專業檢查和牙周病治療,對於控制血糖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正面影響。

懷孕更容易患上牙周病 增加早產風險

患有晚期牙周病的女性,早產的機率高出一般4~7倍,此外,也會增加流產風險。隨著懷孕後身體的各種變化,孕婦的口腔環境會有顯著的改變,使得平常隱藏的口腔問題逐漸浮現。大多數牙科疾病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如在懷孕之前已存在的口腔問題在懷孕後往往變得更加明顯。對於症狀不嚴重的懷孕媽媽來說,牙痛、牙齦腫脹、牙齦出血、口氣等問題會開始出現。如不好好處理,在刷牙時避開有問題的部位,這樣細菌就會繼續積聚,食物殘渣也會繼續殘留,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口腔問題的惡化。

愛吃酸性食物致口腔酸化

普遍孕婦都喜好吃酸的東西,吃多了酸性食物除了會使口腔酸化,最終可導致牙齒鈣質受損,增加蛀牙的風險。

荷爾蒙變化導致牙周問題

受到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的影響,孕婦的身體會分泌大量雌激素,使得牙齦容易因外界刺激而腫脹和發炎。如果懷孕媽媽的口腔本來就不夠清潔,有細菌積聚,或者有輕微的牙齦發炎、牙齦出血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懷孕期間可能變得更加明顯和嚴重。

孕吐引起牙齒腐蝕

由於懷孕期間的不適症狀,許多孕婦在懷孕初期經常出現嘔吐的情況,含有胃酸成分的嘔吐物會對口腔環境產生影響,引起口腔異味,甚至可能導致部分牙齒受到腐蝕。

牙周病易造成細菌感染導致全身性發炎,牙齦中的細菌亦有機會進入羊水、造成局部免疫反應,增加了流產或早產風險。有相關研究顯示,若懷孕媽媽口腔中的細菌含量過高,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如由大量細菌所引致的蛀牙、牙周病問題,若置之不理,口腔中的細菌可能會沿着血源的傳輸路徑,進而危害到胎兒,嚴重者可能會引致早產、胎兒體重較輕等。

此外牙周病的影響還會讓你更難成功受孕。2011年Dr. Roger Hart與西澳大學的研究團隊於一大型研究中,篩檢了3000多名懷孕婦女是否有牙周病,同時就女士們成功懷孕所需時間蒐集數據。結果發現有牙周病的女性平均要多花2個月才能懷孕,沒有牙周病者則只要5個月,但有牙周病的女性平均要花7個月才能懷孕。而花1年以上才懷孕者也常有牙周病。Dr. Roger Hart認為,這些結果顯示,所有女性在嘗試懷孕前,都應該先檢查牙齒。

懷孕期間,孕媽媽血液中的物質、營養會與胎兒共享。在牙科治療上,大都須使用藥物進行治理,儘管大部份的藥物都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但為了讓媽媽安心及確保胎兒安全,牙科醫生在用藥上會更為謹慎,或建議孕媽媽待產後再作治療。

面對這些可能的健康威脅,我們絕不能輕視牙周病。每一次刷牙和使用牙線,不僅僅是在維護你的笑容,更是在守護你的整體健康。因此,定期訪問牙醫,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口腔問題惡化,對整體身體健康實在有莫大益處。

牙周病 牙科醫生張嘉熙(圖片來源:牙科醫生張嘉熙提供)
牙科醫生張嘉熙(圖片來源:牙科醫生張嘉熙提供)

撰文:牙科醫生張嘉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牙科醫生張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