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宗豬心移植患者逝世 醫生揭致命原因
術後恢復良好 卻在兩個月後突發心臟衰竭
57 歲的 David Bennett因不符合移植資格,答應接受全球首次的豬心移植人體手術。他接受接受移植的心臟,並非一般隨便在街市能買到的豬心,而是馬里蘭大學經過10次基因編輯培育長大的豬心。術後近七週內,Bennett的心功能良好,沒有明顯的急性排斥反應跡象。 兩個月後,卻突然發生心臟衰竭導致他死亡。 從那時起,移植團隊一直在對導致心力衰竭的生理過程進行研究,找出可預防的因素,以增加未來手術的成功機率。
3個重疊因素導致心力衰竭
近日團隊就在醫學期刊《刺胳針》發表報告,報告證實在移植後的最初幾週內Bennett沒有出現急性排斥反應的跡象。根據患者的身體數據,團隊推斷出以下3個因素,重疊時或導致Bennett的心力衰竭。
第一個因素,是移植前患者的健康狀況不佳,導致他的免疫系統嚴重受損。 這導致異種移植前,研究團隊所能夠採取的抗排斥方案有限。因此,患者的心臟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的排斥。
其次,Bennett在術後曾經接受兩次高劑量的IVIG(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這有機會導致他的心肌細胞受損。手術後的2個月,David Bennett接受了上述的IVIG注射,目的是為了預防感染。研究人員事後才發現,IVIG注射有機會引發排斥反應。雖然在體外實驗時,未有證據顯示IVIG會與豬主動脈內皮細胞結合,但是在進入人體後,卻出現強結合反應。
最後,在 Bennett過世後,研究人員發現,在移植的豬心中,其實潛伏著PCMV(豬鉅細胞病毒)與PRV(豬玫瑰疹病毒),而這兩個病毒會引發人體炎症反應,懷疑與他的死亡有關。團隊在後期為了解決患者的其他健康問題,減輕了患者的抗病毒治療,這可能導致上述病毒被激化,導致細胞損傷的炎症反應。團隊已經研發出改進的 PCMV 測試方法,用於排除未來異種移植的潛在病毒。
該研究的合著者外科教授 Bartley Griffith說:希望我們的下一位患者不僅能夠通過異種移植存活更長時間,而且能夠恢復正常生活並繼續生存數月甚至數年。
心臟移植配對條件多 輪候困難
等待合適的心臟移植並非易事,除了器官來源不足,心臟移植配對條件亦較多,必須是屍體捐贈,還要血型脗合,捐贈者與受贈病人的身高體重亦要相近。根據醫務衞生局五月提供的資訊,現時香港有超過2 500名器官衰竭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其中等待心臟、肺及肝臟移植的病人,平均輪候器官時間大概為兩至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