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問題處理方法| 中學復課首日2宗學童墜樓個案 2大原則關心青少年
香港學生壓力大快樂程度平均只有6.04分
小童群益會的2021年兒童快樂調查就公布,15 至 17 歲的兒童快樂比率為46.7% ,快樂程度平均分6.04,10分為滿分。去年的快樂程度平均分,為此項調查自2016年開展以來歷年最低。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表示,接連發生學童墮斃案件,而且有年輕化趨勢情況令人擔心,他提醒家長需要留意子女復課後情況,校方要關注學生是否適應校園生活,身心健康比學業成績更為重要。
葉又稱,有時事主受不同因素影響,令他們在青春期面對不同的情緒起伏,家長及老師可留意學童有否在社交平台或與同學透露不開心,主動關心他們,從而提供適切的協助,有需要可向校方及社工尋求協助,且及早介入為事主提供情緒問題的相關援助。
精神科醫生 建議2大原則關心青少年情緒問題
精神科雷永昌醫生接受本報訪問,指出如果學童心情常常感到焦慮,或者出現行為改變,例如從活躍的性子,變得常常悶悶不樂,家長、朋友和老師就要多加關注。他又提醒,一般人未必懂得評估學童的心理狀態,因此當發現身邊的人情緒不妥,應該盡快尋求社工或其他專家協助,例如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此外,雷永昌醫生認為面對受到情緒困擾的學童,需注意以下事項:
1. 多聆聽,並保持開放態度
家人、朋友感到困擾,可以有許多原因,我們最重要是多聆聽他們,給予他們表達情緒的機會,也可以透過聆聽,了解他們感到困擾的原因,及學童情緒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嚴重,或者看見發生危險的可能性,我們就要盡快找專家協助,越早處理越好。
此外,雷醫生建議聆聽青少年心事的時候,大家不要做出批判言論,可以用開放性的態度去聆聽他人,以免增加訴說者的壓力。
2. 多行一步
雖然聆聽很重要,不過聽完青少年訴說心事,聆聽者可以多行一步,例如在青少年同意下,尋求他人協助,幫助解決問題。如果青少年很抗拒尋找專業人士,例如醫生的幫忙,你可以詢問他是否有其他信任的人士,並鼓勵他們與信任之人多分享,或者尋求幫助。
生命可貴,如果需要訴說情緒問題,卻又找不到對象,可以前往以下求助網站和熱線,與他人傾訴: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 | 23892222 |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 | 24667350 |
撒瑪利亞會熱線 | 28960000 |
社會福利署熱線 | 23432255 |
生命熱線 | 23820000 |
利民會《即時通》 | 35122626 |
明愛向晴熱線 | 18288 |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