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發展遲緩點發現?醫生列5大警號要做評估 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資料授權:王韋力醫生|圖片:「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shutterstock|編輯:Clara
醫生懷疑BB發展遲緩
一名台灣醫生王韋力在個人Facebook專頁「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發文向網民分享一個令他記憶猶新的個案。他指有次一名媽媽帶同奶奶與一歲七個月的BB來做健康檢查、打預防針。本來BB身高、體重都很正常,似乎很平常,但當王醫生按照平時睇症習慣,詢問媽媽幾條關於BB發展的簡單問題時,卻發現BB並不是外表看來那麼正常,而是可能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警號一:不懂走路
王醫生話,平時他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他早就會了啦,怎麼可能現在還不會?」可是這個歲半BB甚麼都不懂。例如王醫生問:「牽著他走,可以上樓梯了嗎?」媽媽笑咪咪的說:「他還不會走路啦!」王醫生聽了愣了兩下,一來很少歲半小孩還不會走路,二來因為媽媽回答他時臉帶笑容,一點都沒有焦慮擔心的表情。旁邊的奶奶幫忙解釋:「我們這個孫很精啊,他都要人家抱,人家說愈聰明的小孩愈懶惰,我們家這個就是這一種。」
警號二:不懂坐椅子
王醫生接著問:「那他自己可以自己穩穩地坐椅子嗎?」奶奶回答:「哎喲,醫生啊,小孩自己坐椅子很危險呢!我們家最注重安全了,他只要坐著,就是我跟新抱輪流抱著。」媽媽很開心地補充:「對啊,我家這個別人抱還不行,一定要我或是奶奶才可以,想騙他都沒辦法,他真的很聰明!」
警號三:不懂說話
王醫生再問:「那講話呢?他會叫爸爸、媽媽、阿嬤這些單字了吧?」表現得比媽媽、奶奶更緊張。媽媽回答:「他是屬於那種喜歡察言觀色的小孩,都會在旁邊偷聽,大人在聊天他都好像聽得懂喔。不過他就是懶惰一點,不太愛講話。他一尖叫,我們就聽得懂他的意思了。」
警號四、五:不懂模仿大人、不懂聽簡單口令
王醫生追問:「那他會模仿一些大人動作,像是打電話,滑手機,或是梳頭髮嗎?還有叫他簡單口令,像是叫他去丟垃圾、拿個東西,會嗎?」奶奶搶答:「怎麼會叫小孩去做這些事?我們家小孩很乖,才不會亂動手呢!」婆媳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王醫生快要講不過她們。
兒童發展遲緩不罕見
期間,奶奶留意到王醫生不太舒服的表情,於是安慰他:「醫生啊,你不用太緊張啦,我們有問過鄰居,他們生了三個小孩。這個叫「大隻雞慢啼」,小時候慢人家一點,長大以後就會比人家還要厲害啦!」然而,王醫生提醒她們,依BB目前發展速度所見,BB的成長可能比部分只有十個月大的孩子還要慢,需要安排做進一步發展評估。
為了說服大人帶BB做評估,王醫生花了好大的功夫,最後終於說服成功。而且說服她們的理由,不是因為王醫生是兒科醫生的身分,而是要拿出醫生全家福照片,證明他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不輸給那個鄰居,她們才勉強接受轉介去發展遲緩評估部。
王醫生解釋健康的孩子,不只是身體,也要在認知、動作、語言溝通、心理社會與生活自理能力都要同樣穩定發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原來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大約是6-8%,以台灣為例,當地每年平均大約有一萬五千名嬰兒有發展遲緩。所以王醫生提醒大家,除了定期讓兒科醫師檢查,父母的觀察與注意也是很重要的。
網民勸把握發展遲緩黃金治療期
有網民表示,家長們應該好好把握發展遲緩黃金治療期,幫助孩子一起進步:「要相信專業及照顧者和老師判斷,不要只聽鄰居或長輩講說長大就好了之類的說法。」、「很擔心這孩子,大人用自以為的方式跟想法延誤了他的發展。」、「是在逃避嗎?看到孩子表達都用尖叫的,就覺得不對勁了。」不過亦有網民覺得BB可能沒有問題:「也許孩子天生是正常的,遇到過度保護干涉過多的家長才有問題。」、「不過現在倒是有很多爸媽緊張過頭,晚一點點就馬上上網問說是不是要帶去評估,評估門診早就塞車大排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