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指南|疫下超4成兒童有易怒問題 心理師教你擺脫困獸鬥
ADHD 的全名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它有三項核心症狀,包括:注意力缺失、過動及衝動。 ADHD 的盛行率在學齡兒童中估計為 3%-5%,男女比率約 4:1 到 9:1。目前最主流 ADHD 的心理病理機制為腦功能行為抑制困難的缺損。
疫情期間,給ADHD或ASD家長的十點指南
一、盡可能維持「疫情前」的生活作息
1. 結構化對這類型的孩子真的很重要,請協助孩子建立具體清晰的行事曆。
2. 學習、玩樂、運動、做家事、放鬆時間、洗澡….等時間固定會比較好。
3. 把「不是」玩手機與平板的「休息時間」也算入行事曆間。
二、整理出學習的環境與空間
1. 避免分心。
2. 不要在床邊或臥室讀書,以免書讀一讀就跑去躺床。
3. 書桌保持整齊、椅子高度適當、光線充足。
(把雜物都放進盒子或是抽屜內)
4. 讀書區離電視、電玩或漫畫區遠一點。

三、持續治療
1. 藥物治療不要自行停止,與醫師討論再決定該怎麼辦。
2. 若有接受早療或非藥物治療,試著與治療師聯繫並討論居家操作或線上討論。
四、培養室內嗜好
1. 自由時間可能會變得很多,不要浪費。
2. 可以學習一個新的技能或者嗜好。
3. 烘培、園藝、寫程式、拍影片、瑜珈…等等都可以。

五、減少一直看新聞節目
1. 新聞有太多情緒與負面刺激。
2. 若新聞內容讓孩子感覺很緊張、失去安全感,近期又無法外出或父母有其他壓力,可能會讓孩子情緒變得更敏感或浮躁不安。
六、將家事趣味化
1. 當家人都在家裡時,要做的家事會莫名其妙地變多。
2. 可以將家事變成比賽,提高趣味性,例如:看兄弟姐妹間誰先摺好衣服。
3. 完成家事後,可以做一些開心的事,例如:吃點心、玩手機。
七、運動與鍛鍊
1. 若家裡有院子或陽台的話,可以在院子或陽台運動與鍛鍊(注意社交距離)。
2. 找機會曬太陽,維生素D很重要。
3. 規律運動可以幫助放鬆、改善情緒與睡眠問題。
4. 可以寫下運動的紀錄,看看孩子能不能超越它!
八、要線上學習,但適可而止
1. 除了課業以外,選幾個就好,線下的真實人生比較重要。
2. 找到孩子有興趣的,但也不要一直更換。
3. 避免使用太長時間,國外研究都顯示「封城」可能會有過度使用3C的問題。
九、增加與家人及朋友的情感交流
1. 減少外出或只能在家裡,會有孤單與焦慮感,但與家人或朋友的親密互動,可以抵抗這些感受。
2. 可以多使用facetime或視訊,維持線上的人與人連結。
十、家長記得多疼惜自己
1. 家長通常還是要WFH,此時還要居家育兒會非常不容易。
2. 最近可能真的會很煩,但或許換個念頭想想,人生最常見的遺憾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或許現在老天爺聽到大家的祈禱了,所以給足大家許多時間與孩子「真實」互動。也許這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會讓父母與孩子度過一段印象深刻且「珍惜」的美好時光。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