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率達10% 廣場恐懼症3大徵兆+6招減病發
撰文:劉承昕|編輯:Sunday Kiss|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若發現自己踏足人多擠逼的地方時,會感到心跳加速或氣促,甚至要立即折返家中,這可能是患了廣場恐懼症的癥狀。精神科醫生表示,廣場恐懼症在本港並非罕見的病症,差不多每個月都有新個案,即平均每年最少有12宗新症。 廣場恐懼症的發病高峰年齡主要介乎20至25歲及約35歲;男女患者的比例則為一比二,女比男多有可能是大部分女性患者會主動求診;反觀男性患者,不少仍隱藏在社區中。
醫學界至今仍未能確定廣場恐懼症的成因,但估計跟體內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包括控制情緒的血清素,以及控制心理動力的去甲腎上腺素。壓力爆煲、成長過程不愉快及濫藥,均有機會導致神經傳遞物質失調,繼而引發廣場恐懼症。
恐慌情緒影響社交及工作
廣場恐懼症患者害怕難以離開某些地方、人多擠逼的地方、缺乏安全感,因此甚少獨自外出。 一旦患者身處難以離開或令他缺乏安全感的地方,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恐慌癥狀,包括心跳、手震、手心出汗、氣喘、頭暈,甚至擔心會發狂或死亡,因而立即折返家中。病情嚴重者,其恐慌癥狀更會於數分鐘內達至頂點。
病人為避開令他們恐慌的地點,因而令工作及人際關係大受影響。患者會因公司同事多、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而未能上班。 在聖誕、新年等大節日,患者當然不能參與倒數活動,即使要他們到商場逛街,亦有一定難度,因此,廣場恐懼症患者平日只能安 坐家中,過著儼如「軟禁」般的生活,嚴重影響社交生活,變成宅男、宅女。
須轉介精神專科治療
另外,有20%至60%廣場恐懼症患者可能出現「共病」,即同時患有其他情緒病,最常見是抑鬱症及恐慌症,亦有少數病人會患上強逼思想行為症、經常焦慮症及社交焦慮症。不過,廣場恐懼症的早期病癥並不明顯。若患者初期身處人多地方時感到局促,大部分以為跟空氣不流通,或空氣污濁有關。直至相同情況持續出現,甚至身處有空調的地方,仍會感到不適時,他們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然而,即使意識到問題所在,不少病人於早期會誤以為患上心肺或氣管疾病,因此向相關的醫生求醫。直至醫生懷疑病人患上情緒病,病人才會被轉介予精神科醫生,但已耽誤了治療時間。 因此,大部分病人求診時,病情已屬中度,即身處令他們恐懼的地方不超過20分鐘,其恐慌情緒已達至頂點,並要立即回家。
精神科醫生建議,若病人自覺有異樣的話,可先向家庭醫生或醫務社工求助。他 們會為病人進行初步評估,一旦懷疑病人患上廣場恐懼症,便會把他們轉介予精神科專科。 一般專科醫生會為病人進行45分鐘至 一小時的臨床診斷,即透過對話判斷病 人的精神狀態,例如語速是否過快或過慢、說話內容多少、是否缺乏動力、會否害怕人多或公眾地方等。 醫生亦會向病人查詢,病癥會否影響其日常生活,包括人際關係及工作。
逾六成患者可痊癒
一旦被確診廣場恐懼症,醫生可選擇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有六至七成患者可痊癒。一般而言,病人接受治療半年後,才有較顯著成效。 藥物治療方面,醫生會處方血清調節劑,讓病人定期服用,以解決病人血清素過少而引致的情緒病問題。 然而,服用這類藥物或會產生副作用。病人服用血清調節劑後,可能會感到疲倦、失眠;若空肚服用,有可能出現作嘔作悶的情況。 此外,醫生會同時會處方鎮靜劑,讓病人病發時服用。
不過,服用鎮靜劑一至兩小時後,藥力才會逐步浮現。不少病人服用鎮靜劑後,基於心理作用而於短時間內鎮靜下來。 另有部分病人,僅攜帶著鎮靜劑已感到安心,繼而減低病發機會。 長期服用鎮靜劑的病人有機會「上癮」,吊癮時會出現失眠、心跳、手震 等情況。若病人服用劑量過多的鎮靜劑,可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手眼不協調、或不能走直線的情況。 因此,醫生一般不會讓病人使用鎮靜劑超過四週至六週。
至於非藥物治療—思想行為治療,治療師要求患者列出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地點,並會建議病人做腹式呼吸等鬆弛運動,以舒緩恐慌情緒。 其後,治療師會帶病人令他們感到 恐慌的地點(由恐慌程度最低的地方開 始),當病人身處於這些地方而出現恐慌徵兆時,治療師會要求他們進行鬆弛運動,以舒緩恐慌情緒,令病人明白這些地方對他們並沒有威脅,直至病人不再感到恐慌為止。
恐慌發作徵兆
雖然不少人都害怕到人多擠逼的地方,但並非 意味已患上廣場恐懼症。 李永堅醫生指,廣場恐懼症患者踏足他們害怕的地方時,恐慌情緒便會發作,並最少出現以下 其中四種徵兆,且其中一項屬自主神經亢奮癥狀。
患廣場恐懼症3大徵兆
1. 睇戲專揀「路口位」
由於患者害怕難以離開某些地方,若病情較輕者,到戲院看電影時會傾向選擇「路口位」,因為可即時離開。
2.攜寵物外出較安心
部分病人會覺得外出時,攜帶一些物品會較有安全感,例如寵物或雨傘等。
3.不穿樽領衣服或貼身衣
穿樽領衣服會令患者產生局促感覺,甚至有被困的感覺。 病情較嚴重者,穿貼身衣服時亦會有相同感覺。
減壓6招
由於廣場恐懼症病因未明,故難以預防。 不過,可藉以下6種方式為自己減壓,有助減低患病機會。
- 定期進行帶氧運動
- 瑜伽、太極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