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

焦慮症症狀+4個減壓方法|媽媽教功課教到頭暈又作嘔 醫生建議3步驟判斷問題

女性健康

廣告

焦慮症 比想像中普遍,根據調查香港大概有4.2%的人有焦慮症,而且以女性居多。最近討論區「巴打絲打13親子育兒」有媽媽分享自己教導女兒功課時出現作嘔、頭暈的感覺,許多網民都表示自己有類似經歷!究竟媽媽們是否有焦慮症?精神科醫生 陳蔓蕾就為我們解釋焦慮症又什麼常見的症狀,還有家長可以如何減少焦慮感。她指出家長需要先檢查清楚,孩子做功課做得慢的原因,又提供了幾個減低家長壓力的方法,幫助媽媽們抵抗焦慮症。

媽媽教功課教到作嘔頭暈又手震 大批網民感同身受

討論區上有媽媽分享自己教導女兒功課時出現不適:「好多媽咪話教做功課教到嘔血!我剛剛教我女做功課做到一半真係走咗去廁所嘔!又頭暈!以為自己唔舒服!一唔做功課就正常反!一做反又想嘔又頭暈!我依D叫正宗教到嘔!有做功課恐懼症。」

焦慮症 小朋友做功課做好耐,可能小朋友有些障礙,或者是媽媽過於焦慮
小朋友做功課做好耐,可能小朋友有些障礙,或者是媽媽過於焦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貼文下有不少網民留言,表示自己也有類似情況發生。「我都試過,未去到嘔,不過個人覺得好暈……有種腦充血既感覺…..成個人心跳加速又手震,完成協調唔到。」

焦慮症症狀:消極、想嘔、感煩躁

精神科醫生 陳蔓蕾表示,以上的媽媽都有機會是因為壓力太大,而出現焦慮的症狀,常見的焦慮症狀包括:感覺自己不能呼吸、覺得頭上有熱氣冒出來,眼花,脾氣很差,或者一教導小朋友做功課感到煩躁。

焦慮症 媽媽們有無試過教仔你教到頭痛頭暈,一唔教就無事?
媽媽們有無試過教仔你教到頭痛頭暈,一唔教就無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根據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患有廣泛焦慮症的人:

  • 想法一般比較消極,常常預料將來充滿各種不同的威脅。
  • 即使明白到自己有過多的焦慮,但仍難以控制焦慮的情緒,甚至明顯影響正常的社交、學業、工作或其他重要的生活功能。
  • 其他常見焦慮症徵狀包括:坐立不安、容易疲勞、難集中精神、易發脾氣、肌肉繃緊酸痛、睡眠欠佳或失眠等。
  • 有些患者會先出現身體上的病徵,例如疲倦、頭痛、腸胃病等,而且很多時會一個徵狀紓緩了,另一個徵狀又出現。他們甚至會反覆進行各類身體檢查,但都會發現器官功能正常,而沒發現問題源自情緒。只有當廣泛焦慮症得到治療後,這些身體上的徵狀才會紓緩及痊癒。

焦慮症與其他精神問題病症相似

除了焦慮,抑鬱、恐慌突擊症等精神疾病也會有相似症狀。因此家長可以觀察自己是否在某些情境,例如教導小孩子功課的時候,才會出現這些問題。

3步驟判斷小朋友做功課問題

步驟1. 觀察問題在何方

如果家長教導小孩子功課感到吃力,可以先觀察一下,查看問題是出現在小孩,還是家長身上。

家長可以詢問其他家長,或者老師,還有輔導班老師,小朋友在學校和輔導班的表現,看看他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有否出現困難,會否需要大量時間完成作業。如果孩子在學校沒有問題,回家才做功課做得很慢,就有機會是家長的問題,如果小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裏,都有學習困難,那麼小朋友可能出現了以下問題。

步驟2. 觀察小朋友是否有學習障礙

一、讀寫障礙

小朋友寫字的時候,字體大小參差,有時候聽得明白一些字眼,可是不會寫,又或者會讀英文,但是不會閱讀中文,又或者相反,會讀中文,但是不會讀英文。

二、過度活躍症/ADHD

有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會無法長時間做功課,可能做了3分鐘功課,就會找各種藉口來逃避功課,例如說自己餓了,很累,或者會開始發夢、玩手指、間尺,或者有時候叫他,他卻聽不到。如果孩子有專注力的問題,家長可以每隔10分鐘,讓孩子休息一下,再繼續溫習。

三、情緒健康,但有其他問題

例如做了很久功課,因此感到疲憊,或者平時沒有機會玩耍,對於功課感到很悶,又或者打機,或者進行其他活動後,沒有精神,都會導致孩子做功課表現不佳。當然壓力太大,都會影響孩子做功課的表現。

步驟3. 觀察家長自身是否有問題

一、家長對於小孩期望太高

如果家長不夠瞭解孩子的學習程度,或者那小孩子與其他同齡人比較時,可能會對孩子出現過高的期望,當期望與現實落差時,家長容易感到失落,甚至出現壓力。

二、教導方法不適合小朋友

有機會是家長的教育方法不適合小朋友,有時候如果小朋友無法理解概念,就算做再多的補充練習,也無補於事。家長可以嘗試別的教育方式,例如運用圖像、概念地圖(mind map)、比喻等方法,幫助孩子理解功課,也可以尋求他人幫助。

家長可做4件事 減少焦慮感

  1. 精神科醫生 陳蔓蕾,認為媽媽之所以會壓力湧現,出現焦慮症,很有可能是媽媽們對於孩子的期望不合適,他建議家長可以衡量孩子的能力,並據此給予合適的功課量,切勿安排過多的補習。
  2. 其次,家長應該避免把小孩子和其他同學或者親友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會在不同的範疇表現出不同的能力,例如有些孩子的數學比較好,但是語文比較差,又或者有些孩子記憶力比較差,但是他們的應變能力很好。因此家長可以專注於孩子是否有進步,與自己比較。經常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加好,會影響小孩子的自信心,更加會造成焦慮症。
  3. 最後家長可以進行各種讓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包括做運動,與朋友玩耍,發展自己的興趣,減低壓力,避免焦慮症,教導小朋友的時候心情更加愉快,小朋友的表現也會更加好。
  4. 當家長教導到心情煩躁的時候,與其責罵孩子,可以選擇飲杯水,休息10分鐘,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一下,減少衝突和產生焦慮症。
精神科專科醫 陳蔓蕾 解釋焦慮症的症狀和解決方法
精神科專科醫 陳蔓蕾 解釋焦慮症的症狀和解決方法(圖片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 – 陳蔓蕾)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撰文:精神科醫生 陳蔓蕾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