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香港奧運金牌獎金600萬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氣:買樓先係核心精神

娛樂

廣告

香港劍擊選手江旻憓、張家朗在今屆巴黎奧運先後奪得金牌,創下前所未有的佳績,另外游泳選手何詩蓓亦榮獲銅牌,根據香港賽馬會的「優秀運動員奬勵計劃」,金牌運動員將可獲得高達600萬港元的獎金,銀牌和銅牌得主分別可獲得300萬和150萬港元的獎金。不少傳媒都公布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獎牌賞金」,香港媒體更關注的是運動員的「買樓大計」,對這個討論風氣,香港花式足球運動員施寶盛對此有看不過眼⋯⋯

香港金牌賞金排名位列全首位

據《福布斯》調查了206個參賽國家或地區,發現至少有33個國家或地區會為獲獎者提供現金獎勵,其中15個國家或地區的獎金超過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而香港的600萬港元獎金在全球範圍內居首位,是第二名以色列27.5萬美元(約215萬港元)獎金的近兩倍,而位列第3的是塞爾維亞,獎金為21.8萬美元(約170萬港元)。

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據《福布斯》調查了206個參賽國家或地區,以美金做單位計算的話,獎金高達76.8萬美元(600萬港元),在全球範圍內居首位。(圖片來源:福布斯)
據《福布斯》調查了206個參賽國家或地區,以美金做單位計算的話,獎金高達76.8萬美元(600萬港元),在全球範圍內居首位。(圖片來源:福布斯)

而在上述的《福布斯》榜單中,就沒有納入新加坡統計,不過根據新加坡奧委會官網數據顯示,其金牌獎金高達100萬新幣(約580萬港元),而中華台北就是483萬。

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圖片來源:經濟一週)
(圖片來源:經濟一週)
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香港體育學院官網說明,在巴黎奧運會奪得金牌可獲得高達600萬港元的獎金,而銅牌則可獲得150萬。(圖片來源:hksi.org.hk截圖)
香港體育學院官網說明,在巴黎奧運會奪得金牌可獲得高達600萬港元的獎金,而銅牌則可獲得150萬。(圖片來源:hksi.org.hk截圖)

施寶盛轟傳媒俗氣 僅關心運動員買樓問題

不少傳媒關心江旻憓、張家朗的買樓計畫,找出香港600萬就可以購買到的單位,為此花式足球運動員施寶盛就在Facebook發表帖文表示這些行為非常俗氣:「幾型嘅嘢係香港可以變到好俗…買樓先係香港既核心精神」隨後不少表示不少國家除了向運動員發放獎金,更會附送居住單位,因此他又言:「其實奧運金牌加層柏傲莊都唔過份… 樓盤即時升值 又等運動員多啲用到終生免費港鐵優惠 」,引起不少網民共鳴:「香港邊有運動員係為6球/層樓奮鬥?門外漢先會搞到俗L晒」、「華人地區永遠講物質」、「不論過去、現在或將來,叫人「買樓」都係咒人嘅說話。」

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36歲施寶盛轟傳媒俗氣、僅關心運動員買樓問題,又提到外國不少國家都直接送樓給予精英運動員。施寶盛2014年在「花式足球世界盃」上海站贏得冠軍,首位拿到「花式足球世界盃」總決賽入場券,最終在世界盃總決賽16強止步。(圖片來源:Facebook@施寶盛)
36歲施寶盛轟傳媒俗氣、僅關心運動員買樓問題,又提到外國不少國家都直接送樓給予精英運動員。施寶盛2014年在「花式足球世界盃」上海站贏得冠軍,首位拿到「花式足球世界盃」總決賽入場券,最終在世界盃總決賽16強止步。(圖片來源:Facebook@施寶盛)
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不少媒體為張家朗「數身家」,計算出他兩屆奪金至少穩袋1,650萬。(圖片來源:Facebook@SF&OC 港協暨奧委會)
不少媒體為張家朗「數身家」,計算出他兩屆奪金至少穩袋1,650萬。(圖片來源:Facebook@SF&OC 港協暨奧委會)

環球列國獎勵形式多樣化 送樓真係見慣不怪!

除了現金獎勵,一些國家還提供其他形式的獎勵,確實如施寶盛所說一樣,其他國家地區亦會送上單位。美國奧委會除了獎金外,還提供健康保險等福利。馬來西亞和保加利亞為金牌得主提供每月超過1000美元(約8000港元)的終身補助,而智利、科索沃和立陶宛則提供福利直到下一屆奧運。

波蘭則為奧運獎牌得主提供藝術品、鑽石和度假券等實物獎勵,值得一提,早前波蘭為了慶祝參與奧運會100周年,個人金牌得主可獲得華沙市區的兩居室公寓,而團體項目中的第1名則可獲得一套一居室的公寓。

作為全球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的丹麥,則為金牌得獎者提供「免稅獎金」,中國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提供了5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而2016年里約奧運會則是20萬元人民幣。

香港600萬「金牌賞金」冠絕全球 施寶盛轟傳媒俗 不少傳媒關心江旻憓、張家朗的買樓計畫(圖片來源:Facebook@SF&OC 港協暨奧委會)
不少傳媒關心江旻憓、張家朗的買樓計畫(圖片來源:Facebook@SF&OC 港協暨奧委會)

圖片來源:港協暨奧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