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康

社內相親|吳浩康為養家40歲做地盤 爆笑演出《奮鬥吧!美玲》有驚喜

娛樂

廣告

現年40歲的吳浩康(Deep)上月宣布離開英皇娛樂重新出發,他為了養家身兼多職,除了教唱歌之外,還做舞台製作工程與飲食生意,而且更在ViuTV新劇《社內相親》客串做劇中劇《奮鬥吧!美玲》男主角,原來近日他已默默淡出幕前,更自爆「踩過界」做埋地盤工人……

吳浩康做《社內相親》劇中劇《奮鬥吧!美玲》「老土擔當」

ViuTV改編劇集《社內相親》中,羅家英飾演的爺爺「姜德權」在劇中非常喜歡煲一套名為《奮鬥吧!美玲》的劇集,劇中還有非常多《奮鬥吧!美玲》的畫面,而吳浩康正正就是該套劇中劇的男主角「何富全」,與女主角「孫美玲」有不少談情說愛的畫面,非常搶鏡。

社內相親 吳浩康 羅家英飾演的爺爺「姜德權」在劇中非常喜歡煲一套名為《奮鬥吧!美玲》的劇集。
羅家英飾演的爺爺「姜德權」在劇中非常喜歡煲一套名為《奮鬥吧!美玲》的劇集。(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擔任劇中劇的男主角。
吳浩康擔任劇中劇的男主角。(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與女主角艾妮談情說愛。
與女主角艾妮談情說愛。(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有不少單人鏡頭。
有不少單人鏡頭。(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演活好老土嘅情節!
演活好老土嘅情節!(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韓版入面的劇中劇名為《加油!金熙》,男主角「光福」為朱熙載。
韓版入面的劇中劇名為《加油!金熙》,男主角「光福」為朱熙載。(圖片來源:Netflix)
社內相親 吳浩康 有不少網民表示台灣有套由米可白和王凱主演的八點檔《加油!美玲》與劇中的《奮鬥吧!美玲》極相似。
有不少網民表示台灣有套由米可白和王凱主演的八點檔《加油!美玲》與劇中的《奮鬥吧!美玲》極相似。(圖片來源:《加油!美玲》劇照)

吳浩康做《社內相親》劇中劇演技大爆發

吳浩康雖然只是在劇中劇《奮鬥吧!美玲》中出現,但其實他飾演的CEO「何富全」好有發揮機會,他在劇中有一幕帶女主角去買衫,更豪言對方想買咩就買咩,最霸氣的一幕,莫過於他向店員講「你仲有咩衫係有樹嘅,同我攞晒出嚟,門口嗰棵樹我要埋佢嚟襯衫!」然後就拿出一疊錢灑出來,認真豪氣!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在劇中劇好有發揮機會!
吳浩康在劇中劇好有發揮機會!(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他在劇中有一幕帶女主角去買衫,更豪言對方想買咩就買咩。
他在劇中有一幕帶女主角去買衫,更豪言對方想買咩就買咩。(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向店員咆哮的一幕演技大爆發。
向店員咆哮的一幕演技大爆發。(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他更拿出一疊錢灑出來,認真豪氣!
他更拿出一疊錢灑出來,認真豪氣!(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竟然係梁朝偉!
吳浩康竟然係梁朝偉!(圖片來源:ViuTV影片截圖)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為了養家身兼多職,除了教唱歌之外,還做舞台製作工程與飲食生意。
吳浩康為了養家身兼多職,除了教唱歌之外,還做舞台製作工程與飲食生意。(圖片來源:IG@ngdeep)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Deep)上月宣布離開英皇娛樂重新出發。
吳浩康(Deep)上月宣布離開英皇娛樂重新出發。(圖片來源:IG@ngdeep)

吳浩康做地盤一日9個鐘

近日吳浩康突然在IG分享自己做地盤時點滴,慨歎「近排日頭返工好似郊遊咁遠」,並透露自己每天6:15-6:30左右出門口,一日工作9小時。從影片所見,他一早就逼地鐵轉小巴到淺水灣地盤開工,穿上工人服的他戴上安全帽、綁上安全帶,雖然工作辛苦,但他依然活得樂觀面露笑容,還一邊欣賞日落的景致:「每日放工都係望住呢個景,令我可以喺繁複、無聊、刻板嘅工作後抖番啖氣。」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透露現時一日在地盤工作9小時。
吳浩康透露現時一日在地盤工作9小時。(圖片來源:IG@ngdeep)
社內相親 吳浩康 每日都非常疲累。
每日都非常疲累。(圖片來源:IG@ngdeep)

吳浩康強調唔係轉行

被網民質疑是否退出娛樂圈正式轉行,吳浩康表示現時日頭返工夜晚教唱歌:「有幕前工作可以直接搵我,我係做多份工,唔係轉行,未離巢已經做緊㗎啦。返新工同離巢無關,唔係轉行。」吳浩康還透露,自從兒子出生後,他為了生計決定考取「平安卡」(建造業安全訓練證書),同時兼顧教唱歌、演出和拍戲的工作,獲網民表示尊重兼佩服!

社內相親 吳浩康 吳浩康去年3月與郭思琳結婚,育有一個1歲的兒子吳尚恩。
吳浩康去年3月與郭思琳結婚,育有一個1歲的兒子吳尚恩。(圖片來源:IG@ngdeep)

圖片來源:IG@ngdeep、ViuTV影片截圖、Netflix、《加油!美玲》劇照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東方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