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 母親 阿茲海默症 羅志祥與媽媽的關係很好。

羅志祥公開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徵兆:盼外界包容,願替她記住回憶

娛樂

廣告

台灣歌手羅志祥的父親於2005年因肝癌離世,家人的離開讓他開始正視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過去曾攜手母親擔任肝基金會代言人。3月28日晚間,羅志祥在Instagram發文,首度公開66歲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失智症)的狀況,坦言這是他原本不打算公開的家庭私事,但最終選擇親自向大家說明。

羅志祥親述 母親66歲阿茲海默症病徵浮現

羅志祥在貼文中透露,近兩三年來,有些朋友與他母親相處後,常會覺得「看起來很正常,但聊著聊著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卻又說不上來」。他表示,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後,若與她交談5分鐘,便會發現她會反覆提及相同話題、重複問同樣問題,甚至隔天再見面時,她的記憶彷彿被「重新開始鍵」清空,每一天對她而言都是全新的開始,沒有煩惱與過去,所有人事物的相遇都像第一次。

分享母親患失智症徵兆 重遊舊地保留回憶

然而,羅志祥也提到,偶爾帶母親到從未去過的地方,她卻會興奮地說「這裡我以前來過」,甚至分享當時的「回憶」。他選擇靜靜陪伴,陪著母親走完她腦海中自以為真實的畫面。他特別提到,夏威夷是全家三人最後一次旅行的地點,這段回憶能讓母親感到一絲激動,因此他再次帶母親重遊舊地,希望這些記憶能在她腦海中多停留片刻,不被時間快速抹去。

公開心聲:盼外界熱情以對、多加包容

羅志祥坦言,公開這件事讓他鬆了一口氣,未來不必再為母親的行為編造理由,也不用在朋友見她前低聲解釋「如果覺得哪裡怪怪的,請不要介意」。他感謝大家願意了解,並懇請若有機會遇見他母親時,能熱情地與她打招呼、陪她聊天,因為這會讓她感到開心。若母親無意間造成困擾,他也提前致歉並盼外界多包容。

羅志祥 母親 阿茲海默症 (圖片來源:羅志祥 Show Lo@IG)
(圖片來源:羅志祥 Show Lo@IG)

最大心願:母親健康快樂,記憶由他承擔

文末,羅志祥表示,現在唯一的心願是希望母親身體健康、快樂生活,至于記憶與回憶,他願意全權承擔,替母親記住一切。

羅志祥 母親 阿茲海默症 羅志祥與媽媽的關係很好。(圖片來源:羅志祥 Show Lo@IG)
羅志祥與媽媽的關係很好。(圖片來源:羅志祥 Show Lo@IG)
時間 回顧羅志祥與母親的感情牽絆
1980年代(童年時期) 童年表演與母親支持 羅志祥出生於1979年7月30日,3歲學爵士鼓,5歲隨父登台,母親負責後勤支持,奠定他表演基礎。
2005年7月 父親去世母子相依 父親因肝病去世,羅志祥與母親感情更緊密,母親成為他唯一至親,支持他走出低谷。
2010年 公開親密互動 參加《沈春華Life Show》,與母親「舌吻」展現超越一般母子界限的親密鏡頭,引起不少話題。他解釋這是家庭中自然的表達方式。
2020年4月 感情風波牽連母親 周揚青分手風波中,網友攻擊羅媽媽微博,指責她「沒教好孩子」。羅志祥沉默6天後發文澄清母親健康良好,懇求外界「不要攻擊我媽媽」,顯示他對母親的保護心切。羅媽媽則私下表示不滿周揚青公開撕破臉,認為感情事應私下處理。
2023年7月 母親被爆健康危機 2023年7月,羅媽媽因糖尿病住院,羅志祥緊急返台照顧並在社群分享合照,報告母親狀況好轉。7月29日,母親康復後現身他於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台下力挺,母子互相表達關心,羅媽媽笑稱「他開心我就開心」。
2025年3月 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 羅志祥宣布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坦言早年已察覺記憶衰退,承諾陪伴並呼籲外界理解。

相關文章:中大推免費認知障礙症評估助識別早期患者 即睇詳情+預約方法

37歲女家中發霉致患癡呆失自理能力 揭2家具藏危機 附4招防霉

【超感動】活成病母記憶中的樣子 31歲男子每日假扮高中生

阿茲海默症徵兆與注意事項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失智症類型,以下是其常見徵兆與照護注意事項,供讀者參考:

阿茲海默症常見徵兆

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近期事件的記憶明顯受損,例如反覆詢問相同問題或忘記剛剛發生的事。
語言障礙:難以找到適當詞彙,或在對話中重複相同內容。
時間與空間迷失:對日期、地點感到困惑,甚至在熟悉環境中迷路。

判斷力下降:做出不尋常的決定,或無法處理日常事務如財務管理。
情緒與行為改變:出現焦慮、冷漠或不尋常的情緒波動。

阿茲海默症注意事項

耐心溝通:與患者交談時保持語氣溫和,避免爭執或糾正,重複回答問題時保持一致性。
安全環境:確保家中環境簡單、安全,避免患者因迷失或混亂而發生意外。
規律生活:建立固定的作息與活動,有助減緩患者的不安。
尋求支持:家屬可參加照護課程或尋求專業醫療建議,減輕照顧壓力。

更多資訊可參考醫療機構網站,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以獲取專業指導與資源。

1.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Hong Kong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HKADA)

成立時間:1995年

簡介:HKADA是國際認知障礙症協會在香港的唯一成員機構,也是香港首個專注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服務的非牟利組織。該會以自負盈虧模式運作,不依賴政府資助,致力提供專業及多元化的支援服務。

服務內容:

  • 早期檢測服務:提供認知功能評估,幫助及早發現問題。
  • 日間中心:為患者提供日常照護及活動。
  • 到戶訓練: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家居支援。
  • 照顧者支援小組:為照顧者提供情緒支援及培訓。
  • 社區教育:推廣認知障礙症知識及預防策略。

服務地點:

  • 腦康中心:九龍橫頭康邨宏業樓地下
  • 其他中心:包括荃灣珍慧中心、將軍澳綜合服務中心等。

聯絡方式:

2. 賽馬會耆智園 (Jockey Club Centre for Positive Ageing, JCCPA)

成立時間:由香港中文大學創辦,屬非政府組織

簡介:香港首個提供一站式認知障礙症專業護理服務的機構,專注於患者照護、研究及專業培訓。

服務內容:

  • 綜合護理服務:根據患者個人需求提供個性化護理,幫助減緩認知衰退。
  • 專業培訓:為照顧者及業界人士提供課程及經驗分享。
  • 研究項目:進行實證研究,提升護理質量。
  • 記憶篩查:為關注記憶衰退人士提供初步評估。

服務地點:香港沙田大圍富健街23號

聯絡方式:

3. 社會福利署 – 認知障礙症友善社區計劃 (Dementia Friendly Community Campaign)

簡介:由香港社會福利署推動,旨在建立認知障礙症友善社區,促進公眾對疾病的認識及支持。

服務內容:

  • 地區活動:與HKADA及JCCPA等機構合作,舉辦教育講座及支援活動。
  • 宣傳推廣:提升社會對患者的關愛意識。

聯絡方式:

其他相關資源

醫院管理局 (Hospital Authority):提供醫療診斷及治療服務,患者可透過公立醫院的老人科、精神科或記憶診所尋求協助。

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Elderly Health Service):提供健康資訊及社區講座,網址:www.elderly.gov.hk

這些機構提供從早期檢測到長期照護的全面支援,建議有需要人士直接聯繫相關機構以獲取最新服務詳情。

阿茲海默症:早檢測、早診治 把握治療黃金期

圖片來源:羅志祥 Show Lo@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