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 Mak

美女廚神Kit Mak分享移英辛酸 澳洲買5,000呎地最後1個原因改英國落地

娛樂

廣告

移民英國.Sunday More 獨家專訪美女廚神 Kit Mak ︳美女廚神Kit Mak於2009年以綜藝節目《美女廚房》一炮而紅,早前與丈夫移居英國,展開新的生活。 她經常分享當地美食和自製的“香港菜”給大家。 她在2020年曾透露在澳洲購買了地產,為何突然選擇去英國開展人生的下半場? 原來這背後有個原因,Kit也深有感觸地提醒那些想移居他國的香港人,在決定離開前要慎重考慮。

美女廚神 Kit Mak 澳洲買地、最終落腳英國:揀地點真係要做足功課!

2020年Kit Mak(麥潔兒)於社交平台公佈已於澳洲墨爾本買地,當大家以為她與另一半最後會於澳洲落地生根,建立夢想中的廚房時,她卻於月前在社交平台告訴大家已移居英國West Midland兩個月,「請大家原諒我!好想同大家講,其實我已身在英國兩個月了……下半場既(嘅)人生,以世界為家,我會繼續將自己投入在我的烹飪世界裡,用另一種方法將我既(嘅)烹飪和設計同大家分享和展現。」這兩個月來 Kit 的生活其實與在香港無異,工作室要下年才「交吉」,那時亦會再搬到Nottinghamshire,就趁著此段空檔好好於英國感受生活。

為何突然改變初衷由地球的南半邊轉到英國?

「買到澳洲塊地時好開心,嗰到好靚,可以起到夢想嘅家同廚房」,無奈夢想與現實總有距離,「後來細心去睇澳洲當地嘅移民政策,我嘅『評級』應該比較低,有機會住咗幾年後就被人趕走,面對呢個好『唔實在』嘅將來,我同老公就決定將澳洲塊地作為投資,但就改為去英國生活。」

Kit Mak 美女廚神Kit Mak突然於7月時在社交平台宣佈已到英國生活2個月。(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美女廚神Kit Mak突然於7月時在社交平台宣佈已到英國生活2個月。(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 Mak Kit 於 2020 年已於澳洲墨爾本買下 5,000 呎地,並想在這清幽湖邊建立小屋與夢想中的廚房。(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 於 2020 年已於澳洲墨爾本買下 5,000 呎地,並想在這清幽湖邊建立小屋與夢想中的廚房。(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憑「美女廚神」彈起.因一事決定轉場再起步

於2009年以綜藝節目《美女廚房》彈起的 Kit Mak,多年來憑著親和力與天賦的烹飪技巧,做作家、做節目主持,也創立品牌《麥籽》賣月餅、賀年食品,憑個人雙手打拼的一切一切,何以說放低、便放低?「自從2009年創立自己嘅工作室,呢個係我個夢想廚房,我花好多心思同金錢落去執整,到咗3、4年之後,我遇到人生一個好大嘅困境,就係要結束一段18年嘅感情,無咗一個家庭,嗰時感到好挫敗,甚至想放棄所有嘢。有一日我跑到工作室對面嘅運動場,遙望自己個工作室,嗰刻突然間諗『邊個可以喺呢個咁靚嘅工作室煮嘢?』係我呀!」不是每件事都只向前走,有時向後退一步,視野會更擴闊,豁然開朗又有另一片天。「之後我都好正面同積極咁去工作、生活,亦有幸遇到而家嘅老公,可以一齊走落去。」

Kit Mak 憑一雙巧手與聰穎腦袋,從2009年開始便成為不少綜藝節目與飲食節目的主持與嘉賓,在圈中廣結人緣。(圖片來源:YouTube@Kit Mak截圖)
憑一雙巧手與聰穎腦袋,從2009年開始便成為不少綜藝節目與飲食節目的主持與嘉賓,在圈中廣結人緣。(圖片來源:YouTube@Kit Mak截圖)
Kit Mak 與成立10年有多的工作室分別,百感交集。(圖片來源:YouTube@Kit Mak截圖)
與成立10年有多的工作室分別,百感交集。(圖片來源:YouTube@Kit Mak截圖)

有時候人生一帆風順未必美好,生活有些小衝擊更會帶來契機,「2019年,唔經唔覺工作室成立咗10年,要決定是否再加簽租約。諗諗吓原來自己都幫業主『供滿』個單位,再租咪又繼續幫人『供樓』?但想喺香港買個單位做工作室都唔平,資金唔夠就惟有『向外』諗。」澳洲地大物博,加上Kit熱愛當地美食,又有很多好朋友於當地生活,毫無懸念自然成為首選,「所以個時好開心買咗地,但後來發現英國會更適合自己,變咗今日嚟咗英國。」來英數月,Kit已慢慢習慣當地慢活生活,趁著這段時間好好放鬆自己,重整思緒又再度出發。

「與其繼續幫人供樓,點解唔投資番喺自己身上?」

Kit Mak 遇上薰衣草季節,英國四處都有薰衣草園,「薰衣草園好大好靚好香,好多圓波波唔咬人嘅小蜜蜂,好可愛。」(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遇上薰衣草季節,英國四處都有薰衣草園,「薰衣草園好大好靚好香,好多圓波波唔咬人嘅小蜜蜂,好可愛。」(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用經驗於「美食沙漠」為港人創飲食指南

移居英國不經不覺4、5個月,Kit自言今次出發前準備十足,「我哋揀咗英國中部生活,今次學精咗,喺決定移居呢度前,我哋做咗好多資料搜集,亦好感恩因為呢度有個好好朋友可以無條件幫助我哋,令到我哋呢次『搬屋』好順利。」熱愛美食烹飪的Kit,無忘初心,決意將香港美食、文化都帶到英國,希望可以當地的食材煮出港式的美食,更拍片與大家分享,以慰在英港人掛念「家」的心,「呢邊買食材真係好平,除咗較為中式傳統的蔬菜較罕見,呢邊蔬菜款式都好齊好抵買。知道有好多人嚟到呢邊都自己煮、自己食,我都想發掘多啲食材同煮法,拍片同大家分享,點煮到有『屋企』感覺嘅嘢食,好似四川麻辣咁,而家都努力嘗試當中。」

Kit Mak 現在Kit努力拍片分享如何運用當地食材煮出英國沒有的香港和亞洲美食,就如圖中的「麻辣豬耳」。(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現在Kit努力拍片分享如何運用當地食材煮出英國沒有的香港和亞洲美食,就如圖中的「麻辣豬耳」。(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 Mak 熱愛烹飪的Kit,擅用當地新鮮食材煮出香港、亞洲菜,更努力拍片與大家分享。(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熱愛烹飪的Kit,擅用當地新鮮食材煮出香港、亞洲菜,更努力拍片與大家分享。(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關上香港工作室的那道門,就是為了打開英國工作室的一道窗,「雖然呢邊間工作室要到下年先交收,但呢幾個月除咗努力拍片,我仲會去唔同地方到試呢邊嘅美食,想做個飲食指南同大家分享。好老實講,比起香港,呢邊的確係『美食沙漠』,以前被美食包圍,而家可能試咗好多間都未必搵到一間好食,咁當然呢個都好有可能跟我居住喺中部有關,倫敦、伯明翰呢類大城市應該會有好多美食選擇。」英國人生活率性隨意,也慣於在家自煮自吃,所以Kit也公道地為英國平反,「每個國家嘅人飲食習慣同口味都唔同,唔可以『一竹竿打沉一船人』,我哋食唔慣唔代表唔好味嘅。」Kit直言只會將「好吃的」放於社交平台與大家分享,在英港人或即將出發的就要留意一下了。

Kit Mak Kit反倒欣賞這邊的「茶樓」,「呢度飲茶啲點心幾好食,充滿懷舊風味。」(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反倒欣賞這邊的「茶樓」,「呢度飲茶啲點心幾好食,充滿懷舊風味。」(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 Mak 那英國的Fish & Chip是否較香港的好吃?「我食咗好多間都只係有1、2間好,呢邊啲洋蔥圈比薯條好食。」(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那英國的Fish & Chip是否較香港的好吃?「我食咗好多間都只係有1、2間好,呢邊啲洋蔥圈比薯條好食。」(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發放正能量:別事事與香港比較會更快樂

放下香港的一切遠走他方,的確需要無比勇氣,生於斯長於斯,對香港充滿感情相信並非只有Kit,「由細到大喺香港生活,好難避免會將所有嘢都同香港比較,但真係,無比較無傷害,一比較總會覺得『呢樣香港好啲」、『都無香港嗰啲咁好』,要記住自己身在何地,既然已放下香港一切來這邊新生活,就無謂做『無謂』嘅比較,多點接納呢邊嘅人同事,咁樣先會生活得更開心更快樂。」遠走他方不是為了開心生活?與其自怨自艾,倒不如以感恩欣賞的心,好好活在當下,正能量的確會讓人生活更得快樂。

Kit Mak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11:

Kit寄語香港人,特別是單身女生想移民、移居他方,於決定出發前,必先要留意以下3件事,會令日後生活更順利快樂:

1. 出外靠朋友:「無論係一家大細定一個人,揀移民地點最好係有朋友已喺當地生活,可以較為輕鬆問到當地生活嘅資料,就連一啲你無諗過嘅瑣碎位,佢哋都可以解答到你。我好幸福有個當我妹妹一樣看待嘅朋友住喺呢邊,好多嘢都可以話到畀我知,解決到生活唔少問題。所以千祈唔好怕煩到朋友,其實身邊唔少人或者香港人都好肯幫大家,只要你虛心咁問。去到嗰邊生活又可以有個照應,要知道遠親不如近鄰呀!」

2. 要放遠視野:「當初喺澳洲買地無諗太多,但買完地先知發現當地生活同移居條件未必好適合自己。所以決定移民地點前,記住唔好只睇眼前,要仔細咁諗埋之後未來嘅10年、20年,甚至更遠嘅生活藍圖,咁先至可以安心出發。」

3. 要有融入當地文化的心理準備:「香港人學習咗『快』,呢邊就主張慢活。初頭嚟到呢邊申請銀行服務,等好耐都申請唔到,申請被拒絕你亦唔會知道原因,最後等咗好耐先有人幫到同申請到。所以大家嚟之前,要有心理準備接受當地生活文化,有時香港人慣咗大聲傾計,而英國人較為 gentleman,講嘢亦較為陰聲細氣,呢啲生活細微位都要留意。其實呢邊鄰里間關係好好,大家肯攞個真心出嚟配合當地文化,當地人都好願意接受大家過嚟住呀!」

Kit Mak 要學懂欣賞身邊的入和事,Kit便大讚英國建築物好靚。(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要學懂欣賞身邊的入和事,Kit便大讚英國建築物好靚。(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it Mak 家中附近就有清幽大樹,相信在這種寧靜環境,沒有人捨得放聲說話破壞寧謐一刻。(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家中附近就有清幽大樹,相信在這種寧靜環境,沒有人捨得放聲說話破壞寧謐一刻。(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YouTube@Kit Mak截圖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Sunday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