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燜燒壺評測|$200以下保溫燜燒壺推介+正確用法3步曲!
資料來源、圖片:消費者委員會|編輯:TLY
消委會燜燒壺評測
消委會測試包括8款燜燒壺(即中間沒有間隔)和7款保溫飯壺(中間有間隔)。聲稱的容量由最少550毫升至最高840毫升,適合正常食量的人士使用。8款燜燒壺樣本的售價由$130至$449,而7款保溫飯壺中,5款為2層及2款為3層,每套售價由$169至$468。
所有燜燒壺均符合保溫標準
消委會將樣本注滿不低於95°C的熱水,預熱5分鐘後倒去熱水,再重新注滿95°C熱水,用原蓋封好放在室溫20°C 6小時,然後量度樣本內的水溫。
8款燜燒壺樣本於載熱水6小時後量得的溫度由最高76.4°C至63.6°C,均高於 歐洲標準EN12546-1:2000對該等容量的 相關的要求62°C(適用於容量由601毫升至 800毫升),符合標準,量得水溫最高的是 「膳魔師」SK-3020(#1),其次是「象印」 SW-JXE75-RV(#2);而量得水溫較低的是 「Pole Bear」JFF J800(#8)的樣本。
2款保溫飯壺 6小時後未達50°C
「Pole Bear」SGFJ- 700(#12)及「Topvalu」(#13)2款的上層和下層間隔,6小時後量得的水溫由49.1°C 至40.3°C不等,顯示其6小時保溫效能不及其他樣本,而8小時及12小時後的溫度範圍 則下降至43.4°C至29.6°C。
消委會燜燒壺及保溫飯壺推介
燜燒壺樣本中,有5款獲得4星總評,其中以「鷹牌」(#3,$190)較便宜。
2層和3層保溫飯壺中,以「小牛角」(#9, $ 1 8 1)和「象 印」S L- N C 0 9 – S T(# 1 4, $409)的表現較佳,同獲3星總評,然而 兩者體積較大,未必方便攜帶。消費者可 因應所需的容量、重量及喜歡的設計例 如闊口或窄口及顏色挑選。
使用燜燒壺 3 步曲
燜燒壺不能加熱食物,也不能用明火 或電力烹調,但其保溫效能可用來焗製簡 單湯水、粥、意粉甚至米飯等食物,用保存 的熱能令食物變軟及入味。
1. 預備大量沸水(最好100°C),用以預熱 燜燒壺及浸洗食材,一般預熱燜燒壺最 少5分鐘,若烹煮較難軟化的食材,以10
至15分鐘為佳。
2. 預先將易煮的食材切成細塊或薄片使容易均勻受熱,令食物中心達75°C及被 煮熟;若要確保食材溫度是熱的,需再 用沸水洗或預熱,然而生肉、海產或其 他生鮮食材則必須用明火或電力烹煮 至熟透和煮沸。
3. 倒掉預熱燜燒壺的熱水,再放入經煮沸 或已熟的食材,拴蓋搖勻使熱力均勻, 若須長時間燜焗,每隔1小時宜倒轉及 搖動燜燒壺使水分和熱力較均勻,燜焗 時間長短視乎不同情況需調節。在燜焗 過程中,不要打開壺蓋觀察,否則熱能 易散失,影響保温及燜焗效果。
不同食材要選合適的處理方法
易熟的食材例如意粉、麵條、即食麵和粥
未必須預先煮熟,可先用沸水浸軟食材預熱及短時間燜焗,倒掉熱水再注入蓋過食材面分量的沸水,然後再焗,例如10分鐘至25分鐘,視乎食材的性質、分量、大小、軟硬和受水程度而定,可先按坊間的 食譜嘗試幾次,若能掌握用水量和燜焗時 間,一般都可做出合意的軟度。若要提味,需加入其他另外預先煮好及有味的食材,然後加入處理好的粉、麵或粥等伴食或一同燜焗。
生鮮食材要先煮熟
肉類、海產、菇 類和雞蛋等食材能令烹調的味道更佳,惟 燜燒壺只有保溫功能,若將以上生鮮食材 直接加入燜燒壺內燜焗,熱水的溫度因接 觸食材和金屬而下降,熱能未必可將食材煮熟,也不能殺滅微生物,食物便容易變壞。所以用燜燒壺燜煮時,建議先將肉類切成小塊,並預先加熱烹調至熟透,海產特別是貝殼類海產須煮至殼打開,菇類烹 調至熟透,雞蛋黃則要煮至凝固後才放入 壺內繼續燜焗至入味及變軟。
高蛋白質的豆製品及乳製品
坊間有食譜用燜燒壺製作豆腐花或乳酪,由於含高蛋白質的豆製品和乳製品容易腐壞,預 先烹煮豆漿時須注意要夠熱冒煙,而製作乳酪前需徹底消毒所有用具,製品完成後 務必盡快食用。
豆類或乾食材需預先用水泡浸
紅豆太硬一般不宜用燜燒壺烹煮,綠豆、薏米、五穀或紫菜、香菇、海帶等乾食材宜先 泡浸或變軟,切細及再處理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