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雨川小學為初小推游泳課 提升自理能力+自信
兩年無實體課的缺失
在學生的接觸裏,雙方的溝通、交流正正可以彌補學生過去兩年缺乏的校園生活。高年級學生獲安排戶外活動,讓學生在疫情後重拾學習的步伐。雖然學校恢復面授課堂,然而對初小生來說,逾兩年的停課,困在家以網課形式上堂,失去了學習、校園生活的機會。因此,保良局雨川小學蔡曼筠校長坦言:「復課後留意到學生社交、自理能力、自信心等都明顯不足,跟疫情前的學生相比,有點『未長大』,以往四年級生已經可以獨立參加學校舉辦的宿營,但現在較難安排,這相信與疫情持續逾兩年學生缺乏社交活動和校園生活有關。」校方亦為了了解同學的情況,曾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子女未能表現自我管理的能力。
小學重整課外活動設游泳課 增信心及自理能力
蔡曼筠校長便針對學生的學習、社交和自理能力等,在學校重整學生課後活動。於本月為一、二年級未曾參與游泳培訓學生提供游泳體驗課堂,以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信心。
提升自理能力方面,學生需在課堂準備泳具,上課、課後要親自整理等,事事親力親為。同時課堂上,教練會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小任務,以引導學生完成,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小學重整課外活動設游泳課 建「關愛校園」
蔡曼筠校長表示:「初小游泳體驗課除專業導師外,亦會安排高年級同學從旁照顧,以承傳雨川人的服務精神,並建立關愛校園文化。」學校設游泳課所帶來的效果很多,除了剛才提到的自理能力外,還有同理心、關愛及責任心,由於課堂上,特別安排高年級同學從旁照顧,從中建立關愛校園,承傳學校的關愛文化。而且,高年級同學可以從照顧年紀較小的學弟妹中,學會承擔責任,對將來待人接物都有幫助。
多元活動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此外,今年暑假延後,在社交距離放寬下,學校特意在學生考試後,安排不同年級學生參與探究式體驗學習活動。如三年級生將參與以「香港旅遊好地方」為主題的體驗活動,包括參觀九龍公園讓學生透過參與生態遊導賞團活動,體驗市區動植物的生態及了解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而五年級生,則以「生態保育」為主題,有一系列體驗活動讓同學參加。他們會參觀米埔自然保護區,了解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也有部分同學會遊大埔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透過角色扮演認識可持續發展等等。還有一連串愛心服務的關愛計劃,拉近長幼溝通和關係。
新生支援 提升適應力
對新生而言,特別舉行「小一新生家長會」、小一適應課程,學校亦特別為小一生拍攝短片,讓小一生在自理、校園防疫上做好準備,讓親子了解校本課程和在疫情下繼續學習,停課不停學。
保良局雨川小學如何為學生建自信及增自理力?
蔡曼筠校長便針對學生的學習、社交和自理能力等,在學校重整學生課後活動,例如:…詳情請看
保良局雨川小學在疫情下有什麼改變?
對新生而言,特別舉行「小一新生家長會」、小一適應課程,學校更特別為小一生…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