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女生身同感受劏房戶居住環境易生火災 與同學發明防火系統
在為期七個月的創科研習活動中,來自摩根大通的商界義工導師及大學生義工將定期與每隊隊伍(6 – 7名學生)會面,以提供意見及指導。今年共有220名中二至中三的中學生,組成46支參賽隊伍,設計出多個針對九龍東於環保、關愛共融、地區環境問題的社創方案,以協助老人、弱勢社群解決生活上所面對的困難。

自動清洗機助提升膠樽回收率
冠軍團隊為保良局何蔭棠中學二年級生,他們關注香港回收效益不足的問題,團隊成員鄭芷穎表示,很多居民因為懶惰不想清洗膠樽,因此對膠樽回收的態度並不積極。成員林詩敏亦說:「我們看到現在的回收箱經常被人不正當使用,有時會看到箱內有很多垃圾,塑膠回收箱裡會有鋁罐。」

他們經討論和資料搜集後,認為可以透過改變回收箱設計去解決這問題,提出在回收箱加入自動清洗膠樽功能,居民不用再在家中事先清洗膠樽,只要將膠樽帶到新設計的回收箱,倒轉放在機器中,機器便會自動揼水清潔,不用一分鐘已經完成清潔,膠樽便可直接回收。

他們將構思轉化為現實模型,由設計到製作大約花了一個月時間,他們原本打算完整製作一個實物原本大小的回收箱,但發覺在成本上不可能做到,因此改以3D打印回收箱模型,再製作一部清洗機器以顯示主要功能,該機器花300元便完成。他們又表示,會考慮加上濾芯功能,過濾清洗後的水,作循環再用,讓設計更符環保概念。
曾住板間房了解居住環境惡劣易發生火警 以實試測試防火預警系統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三年級學生奪得亞軍,團隊成員: 蔡雅婷,關穎琳,李嘉怡,鄧芷穎,王婷婷,張智槄,隊伍中蔡雅婷坦言,關注到劏房住戶環境惡劣及經常發生火警,與自身經歷有關。

她於幼年也曾住在唐樓板樓戶,同一單位有多人一同居住,而當時該地方衛生環境欠佳,她和團隊的同學亦留意到觀塘區許多劏房的消防系統也沒有安裝,亦有不少日久失守,除了在平日新聞中所見經常發生大大小小的火警後,亦有不少沒有見報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於是該團隊除了到觀塘地方實察外,亦特別搜集許多發生火警時科學數據,包括二氧化碳含量、室內氣溫及濕度百分比,設計出一個可放於廳的量度儀器,安裝一個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感應器,如果偵察到室內溫度高於攝氏60 度、濕度低於20%及二氧化碳濃度高於2500 時,便會發出提示聲,以便住戶及早發現火警並盡快離開,防止發生人命傷亡。系統同時亦會以IFTTT 即時傳送電郵給業主,以便聯絡租戶。
張智槄表示,該校的化學老師熟悉防火系統及如何度量科學數據,而該組同學亦透過暖溫等實測該系統,結果該作品亦能準確地探測到發生火警的風險,並會自動透過電郵即時通知業主及租客,以預警火警可能發生,避免因火警而導致人命傷亡。

向視障跑手取經 設計出低成本具偵測障礙物鏡頭背心型跑步背囊
季軍團隊良局何蔭棠中學二年級,成員: 簡國亮,郭佩瑜,李希彤,勞奧燕,黃梓瑩。
李希彤表示,他們留意到現時除了老人之外,就連許多年輕人也因太長時間使用電腦,無論老人或年輕人越來越多人有視障問題障人士。李希彤與該組同學了解到視障人士跑步時往往需要領跑員的協助,但培訓領跑員的成本高,然而領跑員供應不足的問題,影響到視障人士跑步的機會,於是他們決定尋找輔助方法,協助視障人士即使沒有陪跑員也可以跑步。

為了解視障人士所需,而剛巧該校亦邀請了視障跑手梁小偉到校分享他平日跑步所面對的困難,李希彤與該組同學隨即向梁小偉了解視障人士所需,「如跑步時他們的視視應是向前還是向下或左右方向等」,最終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利用配置了GOOGLE引擎攝錄機的背心型跑步背囊,研發出「AssistoBot 保「障」」。團隊為了利用該作品是否有效,同學們更特地蒙眼測試,該工具能否正確示警前面的障礙物。該隊同學聲稱該配置能非常準確指示前路及周遭所遇到的障礙物,相信可供障礙人士使用,團隊認為該配置可隨身攜帶,讓視障人士可以獨自安全地享受跑步,以建構關愛共融社區。
摩根大通亞洲上市衍生產品銷售部主管張智卓亦盛讚該裝置對能助視障人士跑步,並打算邀請該團隊學生試用該產品,參加其公司舉辦的跑步,實地測測試該研發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