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祝珊英文中學, 中三啟動文憑試課程, 獨立專題探究, 校園電視, 全英語授課, 東區十大傑出學生獎, 東區書法比賽

張祝珊英文中學 強勢語文 鋪路入U

小學

廣告

位處東區的張祝珊英文中學(下稱張祝珊),為政府津貼之全日制男女中學。2012年度高級程度會考中,12科的優良比率均逾50%, 平均每位學生獲得優良級別3.3個。在首屆中學文憑試中,8科之5級或以上比率均逾40%。有逾8成畢業生獲大學學位課程取錄。張祝珊雖為地區一級名校, 但卻一直保持低調, 且校風淳樸務實,難怪深受區內家長的青睞。今期,我們專訪張祝珊校長阮子琳,了解這所地區名校的教學法寶。

中三啟動文憑試課程
阮校長指在334學制實行後,文憑試考核方式大改,故學校對課程作出了全面檢視:「以前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課為主,現在則着重互動教學。課堂會加入小組討論和學生演說的部分,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為使提升學生對高中課程的適應力,張祝珊於初中課程就為學生埋下高中的種子:「我們早於中三就啟動文憑試中的選修科目作為Taster Programme,讓學生嘗試修讀有關學科。到中四,學生就可根據過往的學習經驗和興趣來決定高中的選修科,避免因誤選學科而拖累成績。」此外,就校內的測驗考試及評估機制,張祝珊亦有條理地作出安排:「高中課程,主修科每學期測驗兩次,選修科則每學期一次。個別學科之老師亦會定期按學習需要設小測。」

張祝珊英文中學校長阮子琳

搶先完成「獨立專題探究」
不少學生對新高中課程的通識科憂心忡忡,一方面擔心學科範圍廣泛,涉獵知識不夠全面;一方面顧慮準備獨立專題探究(IES)的時間緊迫,延誤中六的溫習進度。張祝珊有見及此,作出了靈活應變,阮校長道:「一般學校於中五才開始做IES,但我們發現這樣安排會有礙中六備戰文憑試的進度,故自第二屆開始就決定不跟從考評局的時間表,要求學生中四開始準備IES。」
除了提早完成IES 外,張祝珊亦提早於初中課程,融入通識科的知識和探究技巧:「我們初中時會設立專題研習課,教授IES 的研究技巧。到中三則會做Mini Project,實驗學過的東西。初中的其他科目亦會提供知識層面上的補足,時至高中,同學便會就初中學過的知識作出批判性思考,鍛煉思維。」課堂以外,張祝珊亦於多方面投放資源,為通識科「鋪路」,如發展校園電視(Campus TV)、定期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安排參與社會服務等等, 實行多元化地吸收知識,同時鍛煉批判思考。

為推廣校內閱讀風氣和增強學生吸收課本外的知識,張祝珊規定全校每星期均需上Library Lesson( 圖書館課)一次。

尤重學生語文能力
自2009年起,政府就教學語言的政策作出微調,讓學校自行決定教學的語言,而坊間對母語及英語教學亦一直各持己見。以全英語授課(除中文科目)的張祝珊,歷年公開試的英文科成績均保持百分百合格率,2012年文憑試中,更有31.8% 的學生考獲5級或以上的成績。 阮校長對語言的教與學有這樣的看法:「文憑試中,中英文同樣重要。大多入讀張祝珊的學生目標都是為了入大學,而大學的教學語言仍以英文為主,故我們重視學生的英語程度,希望他們可做到用英語作為思考的第一媒介。」為提升學生對英文的興趣, 張祝珊於初中特設CreativeEnglish 學科,由外籍老師任教,訓練學生的英語會話、欣賞英詩及辯論等能力,以輕鬆的方式學習英語。而恒常的英文課堂則重點教授文法和寫作的技巧,實行雙線鍛煉。學校更把每周一定為英語日(English Speaking Day),鼓勵學生多說英語。

張祝珊訓練學生的英語能力首屈一指,中文科的鍛煉亦自有一套。近年,學校就中文科投入更多資源以應付文憑試, 阮校長:「我們增聘了中文科的老師,他們為學生度身訂造教材,提升學生對文言文以及各個篇章的理解能力。初中的中文鍛煉亦不容忽視,校方要求學生自學成語及多讀中國文學作品,以彌補小學的不足。由於文憑試包含了中文會話的評估,所以初中就加插鍛煉說話能力的課堂,針對咬字正音及說話清晰的能力。」

張祝珊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講座,讓學生多元化地吸收課本外的知識。

鄧天慧指學校的Creative English 以輕鬆的手法教授學生英文, 如學習英詩、辯論、寫作等。老師曾帶隊參加過SCMP Young Post 的辯論比賽,與其他學校對賽,十分刺激。

吳祖兒是風紀領袖生。她認為學校的測驗考試適中,在通識科方面,老師會要求學生每個月就一則新聞搜集三份報紙,分別持支持、中立及反對的論點,從多角度分析時事。

提供小六升中銜接
有鑑於小六過後,中一新生對中學生活的半驚半喜,張祝珊舉辦一系列針對性活動:「我們於小六升中的暑假特設自費英語班,邀請校外的機構設計課程,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為銜接中一做好準備。中文方面,學校則提供全數資助,特邀作家駐校並開辦中文興趣班,推廣中文閱讀風氣。」
除學術成績外,張祝珊重視學生的品格操行,以德、智、體、群、美、靈、愛七大範疇為教學目標。暑假期間要求新生參與「德育營」,意在提高紀律,鍛煉自律性,杜絕「港孩」學生。

張祝珊的紅十字會青年團已連續2年獲得全港總冠軍。

羅卓彥同學曾經獲得東區十大傑出學生獎。他稱讚老師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

張祝珊每年均會舉辦遊學團,校長認為實地考察是了解國情的最好方法。

張祝珊共有35 個課外活動組織, 包括學生會、四社、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團、弦樂團等。

商科班的學生每年都藉着年宵攤位,來實習學過的銷售知識和理論,由設計、入貨、銷售都由學生策劃。

反對國民教育獨立成科
阮校長坦言自己反對國民教育獨立成科,主張以滲透形式融入各個科目中,如於日常課堂中借題發揮探究時事,又於班主任課時抽空和學生討論德育個案:「我希望學生有平衡的觀點。香港的核心好處是百花齊放,但國教中的『中國模式』則有偏重某角度觀看事件之嫌。另外,國教是屬於情意教育,設考試就猶如教導學生造假,與教育理想相違背。」張祝珊於去年全校集會中與學生討論有關國教的問題,並舉行了一次全校投票,讓學生自行選擇到底是否支持國教獨立成科,結果一致性反對。全校投票不但讓學生縱觀事件及理性思考的機會,亦履行了校長所說,滲透式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做法,更把握時機作全校投票,讓學生上了民主的一課。

張祝珊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除學術成績標榜,各項運動比賽亦不遑多讓,學校籃球隊亦屢獲佳績。

體育的得獎項目不乏多個學界獎項,如跳遠、跨欄、接力賽等金牌。

東區書法比賽中,張祝珊包攬冠亞季獎項。

陸運會的啦啦隊,無論動作、口號或衣服皆由學生自己安排及設計。

不設叩門及面試
張祝珊自2010年參加了「自願優化班級計劃」,按照循環平衡機制減班,一年開4班,一年開5班,梅花間竹,如此類推。2012年,中一有444人爭奪33個學位,即約13人爭一學位。提到收生準則, 阮校長笑言張祝珊不設叩門、不設面試:「我們嘗試過接受面試,但最終發現面試與不面試的結果分別不大,最終收納的都是同一批學生。學生的成績及品行優良是關鍵,只要服務和獎項的範疇不是丟空, 入讀的機會很大。」家長可按照以下校方的收生要求來評估子女於「自行收生階段」入讀的成功率:

一、學生的教育局成績次第(50%)
二、最近期學校成績表之品行等級(10%)
三、 由2010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間參加之課外活動及服務(20%)
四、校內外所獲得之獎項(20%)

阮校長指參與自願優化班級計劃,令校方更有效地分配資源,教學事半功倍。

 

 

校名: 張祝珊英文中學 Cheung Chuk Shan College
地址:北角雲景道11號
電話:2570 6665
網址: http://www.ccsc.edu.hk
學生性別:男女
學校類別:政府津貼
辦學團體:五邑工商總會
教學語言:英文
校訓: 敏行、正心、博學、日新
校園設施: 全校共有二十六個課室、兩個教室及四個科學實驗室,另設多媒體學習中心、校園電視製作室、電腦室、地理室、音樂室、美術室、家政室、縫紉室、圖書館、禮堂、室外運動場及室內操場。天台安裝自動氣象觀測站,收集天氣數據。全校鋪設光纖,地區及無線網絡覆蓋全校。

● 撰文:莫瀅峰 ● 攝影:Paul Choi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