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拆解 產後調理 5大疑問
●撰文:Heidi Lau
●相片:Thinkstock
所有女士產後都要進補?
中醫認為坐月調理進補身體是必須的, 但非胡亂吃補品,有「對證用補」的說法。虛證產婦多為正氣不足、抵抗力差, 且容易感覺疲累、精神不振、氣短乏力,甚至會出現頭暈、心悸等;實證多指病邪,如痰多、胸悶煩躁、易腹脹等,實證者不宜隨意補,宜先解決病邪才開始進補。許醫師指一般產婦產前多火,不必大補,產後體質多虛、多瘀,因生產時氣血、津液耗損,瘀血內阻,若產後不注意飲食,易損傷脾胃,引起脾虛;而體虛又可以致寒,食療宜溫不宜涼,更絕不能寒。另外,一些性質平和,幾乎人人合用的食材,如淮山、蓮子、玉竹、沙蔘、雪耳等,有助祛寒補虛。
剖腹順產調理有別?
不論是自然分娩或是剖腹生產,兩者在坐月時的調理基本上大致相同,產婦必須有充分休息,飲食要均衡,食療補身以「不足者要補之,有餘者要去之」的原則,不要進食過於寒涼、辛辣刺激、太過燥熱油膩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同時亦要有適當的運動。不過剖腹產者,要注意傷口護理,應少吃鵝、鴨、鱔、貝殼類海鮮等易引致傷口發炎之食物,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減少因傷口痛避免用力排便而造成便秘,至於對產後進補有益的食物,如生魚和薑等須待傷口完全癒合後才可食用。許醫師特別建議產後可多吃米飯,能幫助回復氣力,而且養胃,煮粥亦可,但要加入陳皮和薑來驅風。
產後要飲生化湯?
產後隨着子宮收縮,身體會持續排出稱為惡露的紅色分泌物,短則兩星期,長則六星期以上。服用生化湯的目的便是促進惡露排出,避免血栓形成,「生化」即生出新血、化去舊瘀,材料為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當歸及川芎能養血活血,桃仁可破血去瘀潤腸,三者合用有加強子宮收縮、增強血液循環及促進體內血塊排出的作用,炮薑溫經散寒、活血去瘀,炙甘草則可止痛。產後若無血崩或傷口感染,每日服用一次,連續5至7日,直至無腹痛即可。不過,生化湯服用過多反而會延長惡露時間,並造成貧血,故許醫師建議不應連服超過10日。
生化湯
材料: 當歸5錢、川芎3錢、桃仁14粒、炮薑4分、炙甘草8分
做法: 用3碗水煎煮成8分
碗,相同水量,連煎兩次,前後藥汁混合,分兩半於早餐和晚餐前服用。
產後要吃薑醋?
許醫師指坐月期間,媽媽應要吃薑醋,老薑有驅風散寒、健脾開胃、增進食慾的作用,而醋則能養血、收斂、散瘀、解毒,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增強產婦的禦寒能力,預防和減少在坐月期間患上風寒感冒。此外,薑醋通常會加入雞蛋和豬腳,雞蛋能安五臟、鎮心、止驚,豬腳則可補血、通乳、填腎精、強健腰腳、滋潤皮膚,更可以增加產婦對鈣質的吸收。不過剛分娩的產婦腸胃消化功能較弱,應待產後12日才吃薑醋中的雞蛋和豬腳,以免引起不適。
坐月期間不出街、不洗澡?
媽媽產後汗腺分泌增强,加上身體偏濕,外出吹風,即使溫風也會致病或風邪入體,若受風寒更易患感冒、肺炎等。即使夏季坐月,在家也不宜吹風扇,應開冷氣,溫度約25度,不要對着風口直吹,別讓頭部、肩膀和膝蓋着涼即可。中醫認為產後經絡氣虛,洗澡易導致關節或筋骨痠痛,毛孔疏開亦易着涼,最好在產後兩天才洗澡,應用約42至43度的熱水沖澡及抹身,且產後六周內不宜用浴缸浸浴,否則會陰傷口易受細菌感染。此外,有說薑水能驅風寒,許醫師指要用薑皮煲水洗澡或洗頭,要預先沖洗薑皮,避免有細菌留在薑皮上,造成細菌感染。
3款產後調理湯水食療
北芪糯稻根浮小麥防風大棗茶
材料: 炙北芪3錢、糯稻根4錢、浮小麥4錢、防風4錢、大棗3枚、陳皮1小塊、片糖適量(隨意選用)、水1,800毫升
做法: 1. 全部藥材放在密窿筲箕內,用水沖洗片刻,然後水浸15分鐘。
2. 全部材料(片糖除外)以大火煮滾,改中慢火煮40分鐘,隔渣取茶,加糖調味即成。
功效: 益氣止汗,斂汗改善毛孔疏鬆的情況。適合產後數天仍自汗、盜汗,大汗淋漓不止的媽媽,亦適合怕風、畏寒者飲用。
*12朝前也可飲用,剖腹產亦宜。
木瓜鯇魚湯
材料: 本地半熟木瓜2斤、鯇魚1.5-2斤、生薑3片、陳皮1小塊、紅棗5枚(去核)、海鹽少許、生油少許、水2,000毫升
做法: 1. 木瓜去皮、去籽,切件。
2. 鯇魚尾去鱗、洗淨,用少許油煎魚至兩面微黃即取出,用廚紙將魚的油份抹去,備用。
3. 陳皮浸軟,刮去內層白色物質。
4. 注清水入高身湯煲內,加入木瓜、鯇魚尾、生薑、陳皮及紅棗,以大火煮滾後,改中慢火煮3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功效:日常催乳湯
*12朝前也可飲,剖腹產者去薑即可。
蓮子豆通草雞湯
材料: 蓮子肉2両、紅豆(連衣)1斤、雞1隻(約1.5斤)、通草3錢、生薑3片、水2,200毫升、鹽少許
做法:1. 雞洗淨、去皮、去內臟,剪掉雞翼尖、頭頸及臀部,再洗淨及汆水,去油脂備用。
2. 蓮子肉洗淨備用。
3. 全部材料(鹽除外)加水以大火煲滾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功效:日常催乳湯
* 12朝前也可飲,剖腹產者去薑改成陳皮即可。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