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原因|脾虛濕重食咩?中醫推薦4款去濕食物+3大去濕湯食譜
廣告
濕氣重原因|香港濕氣重,身體容易積聚濕氣,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便會令身體濕上加濕,脾虛濕重,導致整天容易睏倦、四肢無力、不思飲食、腹脹、皮膚敏感、手腳及面等浮腫、容易腸胃炎或腹瀉;濕氣重一旦治療不當,便容易引發慢性疾病。所以,應從飲食或生活習慣等方面作調理,以去濕食物強身健體,舒緩脾虛濕重。
中醫你問我答:濕氣重祛濕篇
3大濕氣重成因
1. 偏低環境温度
“寒凝濕聚”,如夏天喜歡把冷氣温度調得過低(對身體最佳的温度是26-27度)或是秋冬季節沒有注意保暖,容易使身體的陽氣受損而身體聚濕。
2. 常吃生冷食物
長時間進食生冷食物,影響腸胃消化功能,”中醫角生冷傷脾腎”,即是說生冷食物傷害脾及腎的功能,脾腎受損便會影響水液代謝排泄,濕氣從而積聚於身體。
3. 缺乏運動
運動有助排汗,加強五臟六腑的功能,加強濕氣的排出,反之,缺乏運動令五臟六腑的功能虛弱,從而濕聚。
回到目錄
濕氣重可引致什麼疾病?
一般人認識脾虛濕重會使人容易疲倦、不思飲食、肥胖、腹脹腹瀉等問題;中醫角度,長期濕重會令氣虛、痰凝、血瘀等,從而產生一些嚴重的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血壓高、脂肪肝,風濕關節炎等,嚴重者也較容易形成惡性腫瘤。
3. 可多做穴位按摩、刮痧或拔罐,能使經絡通暢,協助去濕
4. 飲食方面
- 少食生冷寒涼食物
- 少食傷脾傷腎的食物(如人工色素及非天然的食物添加劑)
- 多進食有袪濕利尿、健脾補腎的食材或湯水,如赤小豆、准山、陳皮及玉米鬚等
- 少食肥膩食物
- 少食過甜食物,因過甜傷脾
- 少食過鹹的食物,因過鹹傷腎
《名醫別錄》曰:"赤小豆味甘,酸,平,溫,無毒。主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即能把體內濕氣經小便排出。
去濕食物2. 薏米
《本草綱目》曰:"薏米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養顏駐容、輕身延年"。因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脾臟功能強健,有利體內濕氣排走。
去濕食物3. 茯苓
《用藥心法》曰:"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去濕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指出茯苓是除濕之聖藥,所以它是中醫喜愛用作去濕的主藥。
去濕食物4. 紅豆
紅豆性平,味甘酸,無毒,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通乳汁和補血的功能,這明確指出紅豆的健脾去濕的功效。
回到目錄
–
3大去濕湯水食譜
1. 濕氣重去濕湯水食譜:補腎去濕淮山湯
功效:
健脾利濕,利水消腫
材料(2-4人分量) | 份量 |
淮山 | 30g |
五加皮 | 15g |
炒扁豆 | 15g |
白術 | 15g |
雲苓 | 10g |
生熟苡仁 | 各10g |
雞肉 | 四両 |
做法:
- 將所有中藥,放入瓦鍋內,加入適量清水。
- 用武火煮至水滾後,用文火煲約六十分鐘
- 加入雞肉,再煮十五分鐘,調味飲用。
2.濕氣重去濕湯水食譜:清肝健脾去濕明目湯
功效:
健脾利濕,清肝明目
材料(2-4人分量) | 份量 |
菊花 | 10g |
杞子 | 15g |
淮山 | 30g |
生熟薏仁 | 各15g |
白朮 | 15g |
白芍 | 10g |
蓮子肉 | 10g |
雞肝 | 3-5個 |
做法:
- 將所有中藥、雞肝等,放入瓦鍋內,加入適量清水;
- 用武火煮至水滾後,用文火煲約六十分鐘;
- 調味飲用。
3.濕氣重去濕湯水食譜:清濕排毒疏肝湯
功效:
健脾利濕排毒,疏肝養肝
材料(2-4人分量) | 份量 |
鮮土茯苓 | 1斤 |
五指毛桃 | 30g |
扁豆 | 20g |
白朮 | 20g |
雲苓 | 15g |
香附子 | 10g |
瘦肉 | 四両 |
做法:
- 將鮮土茯苓去皮切塊,洗淨備用;
- 將所有中藥,瘦肉,放入瓦鍋內,加入適量清水;
- 用武火煮至水滾後,用文火煲約六十分鐘;
- 調味飲用。
回到目錄
–
麥超常博士 | 註冊中醫師,並獲得以下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
- 香港大學醫學科學碩士
- 南方醫科大學醫學博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
- 香港針灸學會副理事長
- 醫療機構醫務總監
- 養生湯包公司產品研發及營運總監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容易睏倦、四肢無力、腹脹是因為濕氣重所致?
濕氣重令身體容易積聚濕氣,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便會令身體濕上加濕,更多
如何從飲食方面改善濕氣重問題?
一文即睇食譜改善濕氣重問題:3大去濕湯水食譜
撰文:PC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