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儀分享4招對付兒童沉迷手機秘訣 學霸單親媽背景公開 為科大高材生
呂慧儀分享4招對付兒童沉迷手機秘訣
影片中,呂慧儀引用了著名兒童學習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並根據這一套的理論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第一階段:感覺運動階段(0-2歲)
0-2歲的幼兒是透過動作和感官來探索世界,並獲取知識和經驗,所以在這個階段他們應該需要遠離手機。
防止沉迷手機策略:此階段的小朋友絕對不應接觸電子發光產品,因為會傷害他們的眼睛、視力,並干擾認知發展。
第二階段:前運算階段(2-7歲)
2歲至7歲的孩子開始會使用簡單的詞語和符號來表達自己,但仍還未能以邏輯方式思考事物。
防止沉迷手機策略:如果家長有必要讓小朋友使用手機,必須事先與孩子制定嚴格規則,例如「每次只能玩30分鐘」、「每天最多兩次」。當孩子能夠遵守這些規則時,才能獲得下一次使用手機的機會;如果孩子無法遵守規則,則應該給予懲罰,例如「下一次不能使用手機」或「不能吃零食」,讓孩子明白不守規則的後果。
第三階段: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此年齡層的孩子已經能夠進行邏輯思考,並利用自己的經驗來解決問題,家長們可能較難應付。對此,呂慧儀提出以下三項建議,
防止沉迷手機策略:
建議1:將手機設定為僅限於Wi-Fi上網,並使用智能路由器來設定上網時間,從而限制上網時間。
建議2:將小朋友的手機設定為「家長監控模式」,限制他們的上網時間,同時了解他們瀏覽的內容和使用的應用程式。
建議3:與孩子友好地溝通,讓他們明白家長限制上網的目的和用心。
第四階段:形式運算階段(12-16歲)
當孩子進入中學階段時,他們開始有系統地學習,也具備了抽像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呂慧儀建議家長不要以權威的方式限制孩子使用手機,需多與他們溝通和解釋。
防止沉迷手機策略:讓孩子明白為何他們需要學習控制使用手機,讓他們意識到自律行為的重要性,並明白「只有控制手機,才能避免被手機所控制」的道理。
呂慧儀Band 1中學畢業 為科大高材生
41歲呂慧儀兒時就讀屯門區Band 1中學「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自小數學科的成績都非常好。擅於算術的她在預科選修純粹數學科(Pure Maths)。其後,呂慧儀轉校至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升讀中七,是理科全級第一。在高級程度會考(A-Level)中,連她最害怕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也奪得A級成績,終成功入讀英文和數學水平要求極高的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除了擅長計算之外,呂慧儀都非常喜歡研究電路板, 有時候家中的電器壞了,她都懂得自行修理。報道指,她家中的門鈴是她親自設計的學校功課,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