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飲奶茶即肚痾原因!地上最強瀉藥全因4件事 原來凍奶茶最易有菌!
廣告
有沒有試過飲完奶茶,就即刻肚痾?原來製成奶茶時的處理手法和奶茶內的材料,都有機會令大家肚痛腹瀉!台灣醫生兼作家蒼藍鴿早前講解,為何奶茶會被稱為「地表最強瀉藥」,即睇以下4大原因!
撰文:Ruby|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資料來源:ihealth、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三立新聞台、食物安全中心|原文刊於:新假期
點解飲凍奶茶易肚痾?
1. 凍飲冰塊 易滋生大腸桿菌
醫生指出凍飲中所用的冰塊,就是大腸桿菌滋生的源頭,若水源衛生和製冰過程未經嚴格監管,再加上夏天潮濕的天氣環境,大大加速大腸桿菌的繁殖速度。當冰塊加入熱飲料中,又沒有適當地冷藏和儲存,室溫環境便更有利細菌的滋生,導致肚痾情況出現。

2. 奶精及淡奶含油量高
台灣早餐店的奶茶一般加入奶精混成,而奶精的原料一般為植物油、香料、乳化劑及黏稠劑等,奶精是不含任何牛奶的加工食品,當中的含油量和反式脂肪都非常高。奶茶的顏色愈白,奶精跟油脂的比例則愈多。

港式奶茶使用的淡奶一般同樣含奶粉、乳糖、奶脂、乳化劑及黏稠劑等物料,當中的脂肪和卡路里含量比鮮奶多。油脂較難被消化,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及肚痾,長期飲用,甚至造成對腎臟的負擔。對油脂類較敏感或曾進行膽囊切除手術的人,飲用時要更小心!
3. 奶製品引起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因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無法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使人體吸收,造成食用後出現肚脹及腹瀉等症狀。奶精及淡奶中多加入奶粉調配,當中的乳糖容易引起乳糖不耐症患者腸胃不適,所以本身對牛奶敏感的人,更要避免飲用奶茶。

4. 紅茶成份 引起腸胃不適
紅茶是奶茶的靈魂,而部分台式奶茶使用的紅茶包中,含有一種名叫決明子常見的中藥藥材,它具「清肝明目」和「潤腸通便」作用,當中通便的功效,則會引起肚痾不適的徵狀。當然紅茶中決明子的含量並不會對每一個人產生同樣的反應,腸胃不適的程度會因飲用的份量和腸胃的敏感程度而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