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疑患產後抑鬱 2個月男嬰慘遭 鞋帶勒斃焚屍
撰文:TLY | 資料來源:Mirror、STB |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媽媽疑患產後抑鬱
2017年5月27日,烏克蘭一個疑患產後抑鬱的媽媽柳柏芙(Lubov Kostyuk)在家照顧2個月大因生病發高燒的兒子。她沒有帶兒子去看醫生,卻認為他能自己康復。
BB哭聲太吵無法入睡
當晚,孩子再因身體不適而哭鬧不止,被吵醒的媽媽情緒達致臨界點,一氣之下竟拿起鞋帶,纏繞孩子的頸部,將他勒斃窒息。
她回過神來,才意識到自己殺了人之後,掩飾犯罪事實,用毯子包著嬰兒屍體,用汽油將屍體燃燒,但燒沒多久之後,又怕鄰居聞到汽油味起疑心,將已經焦黑的屍體放入袋子,到野外燒屍並埋葬。
事後,男嬰的爸爸彼得羅(Petro Kostyuk)因找不到孩子詢問太太,而太太只表示,「嬰兒消失了,不知道在哪裡」,爸爸緊急報警,事情才曝光。本月(6日),媽媽控以謀殺罪,被判處11年徒刑。
產後的情緒健康很重要
根據衛生署提供的資料顯示,由於荷爾蒙的變化、角色的轉變、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的問題,婦女在分娩後的一段時期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可能會較高。媽媽若在產後出現情緒問題,她的精神情緒狀態、日常家庭生活、工作表現、甚至與伴侶的關係和孩子的成長等,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研究顯示,產後抑鬱會影響媽媽養育嬰兒的能力,並對嬰兒的身體健康、心智成長和行為情緒發展帶來潛在的影響。若媽媽出現產後抑鬱,配偶亦有較大機會受情緒困擾。因此,媽媽的產後情緒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產後抑鬱的主要風險因素
產後抑鬱的成因未明,研究顯示以下各樣因素都可能會增加婦女患上產後抑鬱的風險:
臨床因素
- 過去曾患上精神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
- 產前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狀
心理社交因素
- 性格上較容易焦慮
- 缺乏社交支援
- 夫妻關係欠佳
- 婆媳關係欠佳
- 家庭暴力
- 經濟困難
- 生活壓力事件
與懷孕、生產及嬰兒相關的因素
- 分娩前後出現併發症
- 緊急剖腹分娩
- 曾經流產、難以懷孕
- 意外懷孕或對懷孕感到矛盾
- 嬰兒患有嚴重先天性疾病或早產
產後情緒問題的類別
產後情緒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 (一) 產後情緒低落;(二) 產後抑鬱;(三) 產後精神病。這些情緒問題的患病率、臨床的病徵、病情的輕重和治理的方法都各有不同。
(一) 產後情緒低落
- 影響約40%至80%的產後婦女
- 病徵是情緒不穩定、易哭、失眠和煩躁不安,通常在產後三至五天出現,為期短暫
- 病徵相對輕微,往往在數天內會自行緩解
(二) 產後抑鬱
- 影響約13%至19%的產後婦女
- 病徵與其他時期出現的抑鬱症相同,通常在產後六星期內出現,但亦可以於產後一年內發生
- 只要能及早識別,接受治療,並得到家人的體諒和支持,大多數婦女均能康復
(三) 產後精神病
- 影響約0.1%至0.5% 的產後婦女
- 病徵嚴重和急速,包括幻聽、有被害的妄想和自殘或傷害嬰兒的念頭,通常於產後兩星期內出現
- 屬精神科的急症,必須立刻轉介精神科醫生或到醫院急症室求診
及早識別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的主要病徵包括:
- 大部分時間情緒持續低落,例如感到沮喪、憂愁,無故的哭泣或欲哭無淚
- 對以往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 甚至對孩子也失去興趣 )
- 食慾不振
- 失眠或早醒
- 經常感到疲倦及缺乏活力
- 難以集中精神及作出決定
- 自責內疚,感到一無是處和絕望
- 過分焦慮、煩躁不安
如以上的情況持續多於兩星期,並明顯影響婦女的日常生活,便應及早尋求協助。
預防產後抑鬱
- 在懷孕前有充分的準備,作出適當的家庭和財務安排。
- 對為人父母抱切合實際的期望,有助適應產後的生活。
- 學習更多有關懷孕、分娩和照顧嬰兒的知識,例如參加母嬰健康院的共享育兒樂研習班及產後支援小組,或參加由其他機構舉辦的相關講座及工作坊。
- 與其他父母溝通和分享經驗,建立支援網絡。
- 與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溝通,促進了解,互相支持。
- 確保有充足的休息,例如可以托人在產後幫忙料理家務和照顧嬰兒等。
- 抽時間進行休閒活動,例如散步或聯絡朋友。
- 保持健康飲食; 不吸煙及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尋求協助
- 如媽媽在產後出現情緒問題,可以致電所屬區域的母嬰健康院,約見護士初步評估情緒狀況及轉介合適的服務。
- 可選擇約見家庭醫生作初步診斷和跟進,有需要時轉介專科跟進。
- 可直接安排私人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作專業評估和治療。
- 可約見專業社工或輔導員安排面談評估或轉介。
輔導服務及熱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 生命熱線
2382 0000 - 社會福利署24小時熱線
2343 2255 -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 (24小時)
2466 7350
其他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24小時資訊熱線
2112 9900 - 衞生署母乳餵哺熱線
3618 7450 - 衞生署24小時健康教育熱線
2833 0111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 衞生署基層醫療指南
(你可以使用基層醫療指南找尋適合你的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