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化】女方要給禮金 接花球是「詛咒」? 細數10個港韓婚嫁文化差異
撰文:Leo Fu|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編輯:YIU
十個港韓婚嫁文化差異
1、女方禮金:在香港結婚,禮金通常由男方付給女方;而在韓國,男方則是給女方禮物,例如洋裝、鞋子、包包、首飾等。而女方要給男方禮金以及各種禮物,統稱為「禮緞」,意味著「女兒以後要嫁過去了,請婆家多多照顧」的意思。禮物一般由男方列出,而且不只送給準公婆,更講究的家庭連弟兄姐妹、直系長輩都要準備。
2、單數禮金:韓國認為整數是好的,因此禮金通常會以3萬、5萬、7萬即10萬為區間,且不同數字代表的不同意義。
3、「白色」文化:在韓國,無論是喜事或喪事,禮金和人情都是用「白包」不是用「紅包」。因為韓國傳統信奉太極、太陰,而此兩者象徵日與月,合起來就是「明」,所以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與純潔的白色,認為白色代表潔淨、清晰,包「白包」自是古來傳統。不過,賓客出席婚宴都不會穿白色禮服,以免搶去一對新人的風采。
4、伴郎、伴娘:在香港設宴,新人們需要一大早化妝準備,還會邀請伴郎和伴娘團舉行「迎娶」儀式、「玩新郎」等大玩特玩;而在韓國婚禮則是直接在宴會廳舉行,既沒有「迎娶」的環節,也沒有伴郎與伴娘角色存在。
5、過大禮:香港的過大禮,正式稱為「納徵」;而韓國也有過大禮,稱為「買侖」:女方需要拿著聘禮盒子,去男家門口叫喊「買盒」,女方朋友要落力地幫忙去叫男方朋友買盒,而男方朋友則要各出難題考考女方朋友。就像男女反轉版的「玩新郎」。
6、辦桌喜宴:在韓國辦喜宴被認為是富有、人脈廣的象徵,因此大多數人通常會收下人情後向賓客發送自助餐券,並不會特別舉辦喜宴。
7、接花球:在韓國的婚禮上,接到捧花除了代表幸福的傳遞外,同時也有詛咒的意味,傳說如果接到捧花後沒有在6個月內完婚,之後3年都註定單身。因此,也不難明白在韓劇中看到角色接到花球後大為緊張吧。
8、證婚人:在韓國,新人一定會請長輩會前輩擔任證婚人;在香港,則沒有特別規定,有長輩當的、好友當的,也有交由監禮人當的。
9、蜜月:香港人辦蜜月,一般待婚宴結束後一段時間再計劃起行;但韓國新人普遍認為婚禮與蜜月是套裝行程,通常婚禮結束後當天或隔天馬上就會出發去渡蜜月。
10、拍照:在韓國人心中,就算沒給禮金、遲到、不認識新郎新娘都沒關係,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和新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