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中大學者分析1關鍵「香港恐發生7級地震」港人急問幾時
相關文章:日本恐爆百年一遇8級大地震 專家點名5大高危地區:勿去!5分鐘內有大海嘯

香港有機會地震!? 中大教授提醒:緬甸地震是警示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學系教授楊宏峰指出,緬甸地震的地震源於全長1,200公里的實皆斷層,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邊界。近120年計,震央500公里內,6級以上的地震,不足兩年就有一次。
而這次的強震震央在斷層中段,自1839年後未發生過地震,此次釋放累積逾180年的能量,由於屬於淺層地震,因此影響也較嚴重,又言:「應該是緬甸近100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影響主要是看距離,像這麼大的地震,幾百公里之內,震感都是非常強烈,所以才會出現泰國有正在建的大樓都出現了倒塌。」

香港海底存在「濱海斷層」 與「實皆斷層」相似
楊教授隨後指出,香港以南50至60公里的海底存在「濱海斷層」,情況與實皆斷層相似,兩側的海南與潮汕地區近數百年曾發生大地震,中間的珠江口對出就沒有。不過又解釋表示濱海斷層並非板塊邊界,因此活躍度遠遠不及實皆斷層,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相關新聞:日本預言家Tatsuki11大預言應驗8個 2025年有大災難 附日期時間

中大教授提醒:香港恐發生7級地震
楊宏峰表示:「它對我們香港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整條斷裂帶,在兩側現在也發生過很大的地震,但是在大灣區、珠江口,附近的段落,在近期內沒發生過那麼大的地震,所以這並不意味著說我們這邊更安全,反而是這邊若是地震空區的話,那地震的危險性在未來是存在的。」
此外,他又提醒若香港發生地震,根據之前的預測強度恐達到7級。

香港網民急問「幾時呀」
楊宏峰教授公開其言論後,惹來很多香港網民熱議,部分人認為此言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過也有較為理性的網民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我唔覺得香港地震有幾好笑,touch wood講句,真係震到黎香港,去到5級或以上,好多樓都可能會出問題,偷工減料一定會有,問題係多與少。我同意網民既睇法,去吸收多啲防災知識,總好過到真係出事個下,你企在向到唔知點算好。」、「都係分析可能性啫,乜嘢唯恐不亂」、「提醒你又話唯恐不亂 到出事又話人哋唔早啲出聲 然後自己就縮埋一嚿唔敢面對自己之前嘅留言,你呢種人真係見得多」
此外,也有很多人關心香港樓宇的概況,「舊樓我又覺得冇咁驚真材實料反而新起嗰啲???」、「好大機會新樓冧多過舊樓」 ;其他留言有「香港近廿年經歷的何止7 級般的地震。。仍是咬緊牙關努力人生」、「天災耍來就來,無人可阻檔。不用提早叫人們恐妨。即使真又如何。可以防備到嗎???當前平安喜樂。好好享受。吃喝玩樂人生。工作輕鬆些去做。」、
不過,更多人詢問的是香港何時會發生近7級大地震,紛紛詢問「幾時呀?」、「請教授拿出數據出來」
點擊睇片(29:05開始)
地震有機會引發香港海嘯?
香港被譽為福地向來甚少發生天災,不過就有不少網民擔心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後,有機會波及香港。據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南海海槽每隔100至200年便會發生一次8級或以上的巨大地震。根據2025年的最新評估,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內發生8至9級地震的概率由2024年約74%至81%,提升至2025年的75%至82%。
而近來,天文台發佈最新文章《日本南海海槽的地震風險及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當中寫道香港位處歐亞板塊之內,雖然並非板塊邊緣或地震帶,但當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發生時,天文台分析,香港不會即時受到影響,不過海嘯波大約會在地震發生約6小時後抵達香港東南部海域,其後約1至2小時陸續抵達香港西北沿岸。
相關文章:日本恐爆百年一遇8級大地震 專家點名5大高危地區:勿去!5分鐘內有大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