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如自小無法上體育堂常入院 中西醫無藥可救 靠1招成功逆轉藥煲體質
黃翠如無法上體育堂自小要長期出入醫院及服藥
現年43歲的黃翠如身形一向纖瘦,鏡頭前容光煥發,經常笑容滿臉,可是其實她自幼身體狀況欠佳,體弱多病。她曾透露小時候身體虛弱、容易生病,因此成為醫院的常客。為了調理身體,她需要長期服食各種的中藥和西藥,包括類固醇和消炎藥, 這也導致她在學校無法參與體育堂。

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跑跳玩耍,無疑是一種遺憾。這種體弱多病的狀況伴隨她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讓她對健康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中醫西醫的治療對黃翠如成效不大
為了改善健康和體質,黃翠如的家人帶她四處求醫,嘗試過中醫和西醫的各種治療方法。她喝過不少中藥,也接受過西醫的藥物治療,但效果始終不顯著,「不斷睇中醫同西藥諗住改善體質,但成效不大」。中醫的調理雖然溫和,卻無法根治她的體質問題;而西醫的藥物雖然能暫時緩解症狀,卻未能從根本上增強她的身體機能。這種無奈的情況讓她一度感到迷茫,但她並未放棄尋找改善健康的方法。
黃翠如經歷流產之痛 健康再受考驗
然而,黃翠如的健康再度受到考驗, 2024年11月,她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曾經歷過一次流產。這段經歷對她和老公蕭正楠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她在宣布懷孕的影片中淚流滿面,表示曾期待一個生命卻失去,這份傷痛讓她一度陷入情緒低谷;此外,這經歷令她再次反思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黃翠如終找出改善藥煲體質的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黃翠如逐漸意識到單靠藥物並不足以改變她的體質,而是需要改變生活方式的調整來提升健康,從而改善個人體質。她開始關注飲食均衡,注重營養攝取,並嘗試一些溫和的運動來增強體力。在眾多方法中,「跑步」成為她改善體質的重要一環。

跑步作為一種簡單卻有效的運動,逐漸成為黃翠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初,她因體力不足,只能從慢走或短距離慢跑開始,但她堅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運動量。跑步不僅幫助她提升心肺功能,還讓她感受到身體逐漸變得強壯的喜悅,她曾受訪表示:「自從我跑咗兩個幾月步之後,我覺得自己強壯咗好多」。
她持續每天清晨7時開始跑步,透過規律的運動習慣,讓她從小時候的「藥煲」蛻變成一個更有活力、健康、堅毅的人,也為她日後的生活奠定了健康的基礎。

其實,黃翠如早在社交平台上發文透露自己的健康狀況,承認與害怕做運動有關:
「小時候經常體虛入院,中學時期醫生甚至有出醫生紙給我,讓我可以避過大部分體育堂,所以從少我已經與運動無緣,而類固醇消炎藥中藥等等卻成了我的伴讀之友。我總是覺得我性格的缺陷,或多或少和我害怕(討厭)運動有關,我很易懦弱,怕事,不堅持,自卑,這些都不是做運動員應有的性格,更不是做演藝行業應有的特質。終於,我開始了,每天的0700晨早跑步,練體能,更要練意志。開始不難,堅持不易,願想透過跑步而令自己進步的你們和我們,一起加油。」
黃翠如成功懷孕 順利誕下兒子
黃翠如並未被擊倒,反而以積極的心態走出流產陰霾,並感恩能再次迎來新生命的機會。黃翠如在2024年11月宣布成功懷孕,並於2025年3月順利誕下一名健康的兒子。這一刻對她來說意義非凡,不僅是家庭的喜悅,更是她多年來與健康抗爭的勝利。

她在懷孕期間依然保持樂觀,並在朋友的支持下度過了這段特別的時光。她的好友連詩雅和陳自瑤曾探訪她,見證她「巨肚」時的幸福模樣。最終,她順利誕下兒子,完成了從體弱多病到成為母親的蛻變。

黃翠如為高齡產婦典範
黃翠如的健康狀況是一個從脆弱到堅強的旅程。從小體弱多病、長期服藥,到後來通過持續跑步改善虛弱體質,再到經歷流產傷痛,最後以43歲高齡順利誕下兒子,她的經歷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對她來說,健康不僅是身體的狀態,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如今,成為母親的她,無疑會將這份堅韌與愛傳遞給下一代,也為別人帶來更多感動與啟發。
對於部分在懷孕路上跌倒又爬起的女士、媽媽們,黃翠如用自己的堅韌故事告訴你們——你並不孤單,每一次努力都值得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