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穴位對抗 飽滯感
廣告
來到夏日,各種街頭惹味小食或冰凍甜品層出不窮,的確叫人垂涎欲滴,在這些美食當前的日子,不論大人或細路,稍一放鬆就容易食過龍。口在享福但腸胃卻在受罪,唔上唔落的飽滯感,的確令人叫苦連天。今次教大家按幾個穴位化解飽滯,穴位按摩冇副作用,兒童和長者都啱用!
消滯4個穴位你要識
幫助消化的穴位,最常按摩有手腕附近的內關穴、肚臍旁邊天樞穴、肚臍上面的中脘穴和小腿上的足三里。
按摩方法:輕輕揉10秒,休息5秒,平均按摩3分鐘,最多按5分鐘。
內關穴
手腕橫紋後約3隻手指寬度,兩筋之間為內關穴。按壓此穴可寧心安神、和胃、止嘔、助消脹氣等。
下頁:防滯飲食四大貼士
防滯飲食四大貼士
進食配熱飲
進食時盡量不要配凍飲,中醫角度冰飲品傷脾胃,飲熱水反而能夠刺激脾胃,加強消化,減低脹滯。若嫌熱開水太清淡的話,亦可加片檸檬,相同有效。另外還可飲山楂水和酸梅湯,味道酸甜,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不過溫提一下,市面上的 山楂飲品普遍較甜,飲罷整支卻未必有消滯效果,自己煲更妥當。另外,濃茶亦是消滯良品,茶種首推普洱,因為普洱茶屬性溫和,可以暖胃、消脂去油膩、降血壓同血脂;但切記濃茶,過濃的茶卻影響消化,反而令你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