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日記聯繫溝通 2招激勵成長傳達關懷 讓難過女孩正面應對
跟自己交換日記
正如上一篇文章提及過,在向他人提供同情和理解之前,我們必須首先在自己內部獲得這些品質,亦即是我們與自己先進行修復。
寫日記可以說是最簡易的自我修復第一步,對於我們的心理健康尤其有價值。它可以幫助我們管理焦慮,減輕壓力,應對抑鬱情緒。然而,有時我們可能不記得寫日記,或者不知道該寫甚麼才好。幸運的是,現在科技發展下的日記應用程式,就可讓寫日記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和愉快,即使對於忙碌的成年人也是如此。
日記應用程式簡化了寫日記的體驗,讓我們和已經或將踏入青春期的孩子們,能夠在使用手機時,輕鬆地記下一些生活上的想法。它提供有用的寫作提示和溫和的提醒,有效地捕捉我們的日常體驗。
通過日記應用程式,我們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提示來寫作。這些提示鼓勵自我反思和創造力。例如,一個提示可能要求我們思考自己喜歡的活動,並解釋為甚麼這活動讓人感到快樂。另一個提示可能鼓勵我們描述生活中,遇到令人深深欣賞但經常忘記感謝的人。
使用日記應用程式最令人興奮的是,它可以訪問特定的數據,並提供個性化的寫作建議。例如,我剛在周末和家人一起慶祝了我兒子的9歲生日,應用程式建議我寫一下這個星期最美好的時刻。另一方面,我整天手機都有很多提醒和一長串的待辦事項,應用程式提醒我反思一下,我可能忽略周圍的事物,並邀請我簡單地拍張照片。因此,這程式不僅僅是使用文字,還可以用圖片、音樂或其他表達方式。手機使用者可以完全控制日記應用程式可以訪問的數據類型和其他應用程式,再生成有用的建議。
我個人認為日記應用程式對我來說,可幫助我豐富寫日記的習慣,非常有用。通過這個個人旅程,我們可以嘗試培養情緒健康,幫助發展自我表達和反思的重要技能。
跟孩子交換日記
令人震驚和擔憂的是,許多未滿13歲的兒童正在使用WhatsApp。儘管WhatsApp的官方主頁設定了使用該應用程序的最低年齡要求,但現實情況卻不同——父母通常想要阻止,聽過有10-12歲孩子的同事媽媽這樣申訴過:「當其他29位同學都在使用WhatsApp群組分享信息時,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怎麼能不讓自己孩子使用呢?」
現在每個同學都有手機,群組中更容易存在不公行為,而這種行為不容易被老師或家長察覺。有一位朋友分享了個小例子。朋友正值青春期的女兒是班上的班長,在休息時間或老師不在場時,幫助班級老師監管紀律。她女兒的同學們不同意她處理班級紀律問題的方式。於是開始拍她的照片,製作有她樣子的WhatsApp貼圖。這些貼圖上還加上像「回到你的座位!」、「我會告訴陳老師」、「噓!」這樣的字幕。他們用這手法來表達對班長向老師投訴同學們行為的不滿。因為這是個班級的WhatsApp群組,所以朋友的女兒也在這個群組中。不友善行為持續了整個學期,直到我的朋友感覺到女兒情緒有點異常,想出跟女兒另建一個WhatsApp群組,與女兒密切地溝通後,才發現這不友善事件。
這些情況老師是很難作出深入調查的,長遠來說還是需要父母或監護人的配合。只是我的媽媽同事就用了一個看似很奇怪,但又很湊巧的方法,跟自己11歲的女兒開設一個WhatsApp和instagram 群組「saved n posts group」,群組內其實只有她和女兒,也在what’s app 設定為「locked chat」. 當對話被鎖定時,通知內容和聯繫人將被隱藏。通知會顯示為WhatsApp:1則新消息。雙方需要解除對話鎖定,才能將相片,短片或者其他媒體保存到手機的相冊中。群組聊天和靜音聊天也可以被鎖定。
其實媽媽和女兒都只是跟平時一樣的溝通,但因為群組的題目是「交換日記」,媽媽和女兒便順理成章地把自己日常工作、學校和生活遇到的事情和相片寄存在這裡。女兒也一樣,若然遇到學校班中what’s app 或者 ig 群組有趣事或者是bully情況,很快捷地forward去「交換日記」這個「群組」,朋友媽媽就是這樣揭發了原來女兒整個學期也被同學bully的情況,立即通知班主任去跟進事件。
增加老師跟同學間聯繫
交換日記不只有助親子溝通,也在教室和學生之間的聯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相信跟很多老師跟我一樣,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尤其是在他們的個人生活和家庭情況方面。我深知一個班級中學生眾多,要察覺到每個人的異常並非易事。然而,我相信透過與學生建立日記交流的方式,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且能夠給予適當的鼓勵和介入。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非常注重與學生進行日記交流的功課。我花很多時間閱讀他們的日記,不僅僅是為了寫作文,更是為了從中尋找他們生活中最真實的感受和經歷。我常常會在日記中,找出一句有趣或引人入勝的句子,並與學生分享。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得知同學們家中發生的事情,例如爸爸辭職、媽媽照顧生病的婆婆、家人準備移民等等。這些內容讓我意識到有些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因為他們的壓力和困難,已經影響到學習和表現。
我還記得有一次,在我教學的一所中學中,有一位學生連續兩星期沒有回校上課。我與社工合作,共同跟進這位學生的情況。再跟這個學生的日記交流裡,我曾得知她的家庭環境並不穩定,她的父親在茶餐廳長時間工作。多次電話聯絡父親還是重複用工作繁忙做藉口,避開跟我們見面。「你見我有咩用,我都幫唔到佢。」
最後,我和社工還是決定一起前往小朋友的家等待和她爸爸見面。雖然最後我們還是不能夠成功與爸爸對話,但是這數小時的探訪,卻令到女同學回復上學了。探訪內容是甚麼?其實一點實質的東西也沒有做,能夠做到的只是一點時間的「陪伴」。女同學家中有數個兄弟姊妹,在小小的房間裡,我們只是鬥講得多認識的明星,聽他們說班中的是非等等。當女同學回校上課後,我嘗試每天抽少少午膳時間坐在她旁邊在課室一起吃飯。
當然,最後校長也得知這個情況。副校長亦指出,如果每位學生都需要這樣的處理方式,那將是不可行的。我們理解他的觀點,但我們仍然堅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具有漣漪效應:一個單一的行動未必能夠達到甚麼速效的解決方法,但相信適當的關心和介入,一定會帶來正面的影響,長遠也會為學生成長帶來積極的變化。
有時在路上經過學校,我也會記起這位同學,相隔多年不知道她現在是怎樣呢?
作為老師,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擁有無限的潛力和價值。透過與他們建立真摯的關係,我們可以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良師益友,給予支持和鼓勵。即使我無法親自與每個學生見面,但我相信通過與他們的日記交流,我能夠傳達我的關懷和愛心,並激勵他們面對困難,追求自己的夢想。我相信每一個小小的漣漪都有可能產生正面的影響,並為學生帶來積極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