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

兒習慣有著數才做家事 母跌到請幫忙 兒卻問錢 專家教1招正確做家事

育兒

廣告

做家事|孩子做家事不僅可以養成勤勞的習慣,更可以學到許多生活能力、提高家庭投入、獲得自信心以及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追蹤一組青少年數十年,這些孩子在童年參與家務工作較多的人,比做得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上有較好的表現,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的可能性少十五倍。此外,前者比較樂觀而有充實感,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還要高。
 做家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做家事換錢致3問題

做家事所帶來的好處當然是要好好把握的,但若父母每次都在孩子洗完碗後給他十塊錢當報酬,就是在訓練他「要給我好處我才做」。這會造成什麼問題?
一、如果日後父母不給錢了,他還會主動做嗎?
二、如果他不再滿足於十塊錢,而想要更多,父母願意繼續給嗎?
三、孩子無形中養成錯誤的觀念,以為做家事不是自己的責任。

 做家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個案分析:小孩做家事換錢

我曾遇過一位來上課的家長提供了他的真實經驗:他從小訓練兒子做家事的方法就是給他零用錢-兒子只要做完一件家事,就可以來跟媽媽領錢。媽媽本來都覺得這樣沒什麼問題,孩子也都很樂意主動幫忙做家事,這樣有什麼不好嗎?直到有一天媽媽不小心跌倒,需要請兒子來幫忙扶一把時,小學五年級的兒子竟然對媽媽說:「那你要給我多少錢?」

 做家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專家:做家事本來就是應該的 正育兒心態

身為家庭的一份子,做家事本來就是應該的。從幼稚園開始就可以慢慢從收拾自己的玩具、吃完飯後自己把碗筷拿去廚房、擦桌子等簡單的家事開始教,再隨著孩子的年紀增長,增加家事的種類和份量。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需讓孩子明白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是什麼,同時也要小心避免因為錯誤的訓練方法而養成孩子誤以為自己對家庭沒有需要負起的責任。

 做家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實也不光是家事而已,如果父母不希望養成孩子「要有獎賞才肯做事」的心態,可以把握一個基本原則:份內之事不給錢!

 做家事 育兒及教養專家陳幸如老師
育兒及教養專家陳幸如老師(圖片來源:陳幸如老師提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