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

美國大學研究: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佳 升職更快

育兒

廣告

「鼓勵孩子做家務」這種教養觀念,幾乎所有的父母聽到後,都覺得理所當然並點頭稱是。但是,總有一些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這樣過於寵溺孩子絕非是件好事。其實,幾所大學都有研究指出,父母鼓勵孩子「做家務」,對他們的未來有正面且深刻影響。

撰文:Sunday Kiss | 圖片:Shutterstock

哈佛大學研究:「做家務」影響孩子未來!

網上指有研究指出,愛做家事的孩子和不愛作家事的孩子,成年之後就業率為15比1,犯罪率是1比10,但其實哈佛大學沒有研究顯示愛做家事的孩子將來犯罪率較低。不過,長達80年的哈佛「格蘭特研究」(Grant Study)中,的確發現小時候有做家務的人,長大後比較不會有憂鬱傾向。

另外,明尼蘇達大學曾有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追蹤84位孩子的成長,從三、四歲開始,一直到成年二十多歲,發現三、四歲就開始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與家人、朋友關係較融洽,成績較佳,進職場之後升遷較快。這份小型研究,也證明了鼓勵孩子做家務,能對孩子未來帶來正面幫助。

鼓勵孩子做家務入門技巧

鼓勵孩子從小做家務,在不破壞親子感情的前提下,是有益無害的。加州大學一項研究指出,針對三到六歲的孩子而言,要讓他們產生做家事的動機,可以試著使用「當個小幫手(being a helper)」的說法,而不是「來幫忙(helping)」之類的祈使句,會增加孩子動手做事22%的機率。畢竟孩子喜歡被貼上正向的標籤,而不喜歡被指使做事。

美國大學研究: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佳 升職更快

9~24 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用完的髒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2~3 歲:隨著孩子理解能力增加,家長可以再適當時候請求孩子幫忙做事。當然,過程中家長可以先親身示範一次,幫助寶寶加深理解。比如疊衣服鋪床、擦灰塵,或讓他們選擇出門時要穿的衣服等。

4~7歲:家長可以讓他們飯前幫忙擺好碗筷、飯後收拾餐桌、按顏色把要洗的衣服分類、在幫助下洗小手帕小內褲、收拾書包、學習清洗瓜果等。

6~8歲: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獨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到信箱裡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每周打掃一次房間、飯後收拾碗筷放入水槽。

8~10歲:孩子此階段會想有「話事權」,亦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父母可以讓他們嘗試點餐、寫採購清單(1-2樣零食或文具、玩具)、和爸媽一起做出行計畫、學煮簡單的菜式、保持自己的臥室整潔、幫媽媽大掃除等等。

美國大學研究: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佳 升職更快

如果小孩拒絕幫忙做家務,父母應怎樣指引?

1、合適的工具:準備孩子適用的清潔工具。

2、忘記「完美主義」: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積極參與比結果更重要。他們做得不好也不要嚴厲批評,讓他們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3、細分任務,並做示範:與其說「把房間收拾好」,不如告訴他們「把玩具裝進玩具箱裡」、「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等更明確的步驟,父母要耐心給孩子做示範,回答他所有的疑問,直到他能夠獨立完成。

4、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一份孩子能做的家務清單,讓他選擇其中的一兩項,這會讓他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力,從而心甘情願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5、合理安排:一直重複做某件事會讓孩子覺得乏味,因此父母可以嘗試變換孩子做家務的內容。

6、適當的進階性要求:如果孩子達到你的要求,就可以嘗試進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他能夠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類,那就應該讓他學習如何使用洗衣機。

7、讓孩子體會做家務的重要性: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有了他幫忙做家務,爸媽能夠節省好多時間。

8、適當的獎勵:表揚和獎勵很重要,父母可以制定一個合理的獎勵計劃。

9、不採用強迫手段:給孩子留一個緩和的過程,比如「我可以讓你玩十分鐘,時間到你就應該去收拾書桌了。」

10、做孩子的好榜樣: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做家務的繁瑣和無聊,要讓他們意識到幫助大人盡快做完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