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寶寶

初生寶寶|辨識初生兒情緒 一文看清0-18個月嬰幼兒心理發展與成長

育兒

廣告

初生寶寶|新手爸媽想知道初生寶寶的需要,可以透過觀察寶寶的表情和行為來理解他們的需求,特別是在0到18個月這個早期階段,因為寶寶尚未能夠用語言溝通。但如何辨識和提供適切的幫助給寶寶呢?寶寶的情緒是笑、是哭,作為照顧者的成年人又不懂讀心,可以如何得知他們有甚麽需求?下列整理了一些的情緒和其潛在的因素,希望可以幫助新手爸媽更了解初生寶寶的需要。另有一些給予初生兒照顧者的情緒支援資訊!
初生寶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寶寶6種情緒

根據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的資料顯示,人類從小就學習了六種基本情緒,如「喜、怒、哀、懼、驚訝、噁心」。當這些基本情緒相互結合時,就會產生複雜的感受,例如「無奈」、「沮喪」等。一般來說,快樂被視為正向情緒,而憤怒、悲傷、恐懼等則是負向情緒。然而,不論是正向還是負向情緒,都表達了對關注的需求。舉例,當寶寶哭鬧時,可能是因為餓了或是想要被關注,這時候照顧者應該以積極的方式回應,比如輕撫或是給予食物。

0-18 個月寶寶的情緒需求

笑或大笑

0-3個月左右發展會有這反應,單純是因為生理需求達到滿足而有的原始情緒反應。一直到寶寶3個月大左右,「笑」的意義才變得複雜許多,寶寶在此時的「笑」,是為了要建立初始的人際關係。

哭泣

通常代表三種不同的意義,可能是:肚子餓、生氣,或是覺得疼痛。

憤怒

4-6個月時開始出現憤怒的情緒,像是對照顧者離去或是生理需求不被滿足時,都可能會表達憤怒的感受,此時寶寶可能會透過大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怒意。

恐懼

5-9 個月後發展的情緒,此時的害怕與恐懼,是因為安全感不被滿足或覺得事物有威脅性,例如:怕黑。

8招處理寶寶情緒

寶寶因為生理發展,在會先透過肢體動作和「情緒表達」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想法。到底要如何處理寶寶的情緒呢?下列有8招:

1. 允許寶寶用「哭」、「說話」的方式宣洩情緒,並給予機會以合宜的方式表達感受。

2. 在寶寶發洩憤怒或感受悲傷時,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讓寶寶的情緒緩和下來。例如在寶寶大哭的時候,可以藉由「拍背」及「撫摸」的方式安撫寶寶的情緒。家長/照顧者需以身作則,示範控制或管理情緒的方式,切勿在寶寶面前大發脾氣或摔丟東西。

3. 面對寶寶的厭惡,可以輕撫寶寶的身體,試著跟孩子說些話,如:「是不是不喜歡吃這個?」

4. 另一種面對寶寶厭惡的方法,適度的鼓勵孩子,並使用緩慢溫和的方式餵食寶寶。寶寶約莫 18 個月大左右,可以理解他人的眼神所表達的意圖,也可理解手指指示的意義。所以照顧者在面對寶寶抗拒不願進食的情況下,可以有耐心的引導寶寶,讓寶寶可以理解照顧者的想法。

5. 面對寶寶哭泣,可能是因為生理需求不被滿足,但萬一在尿布沒濕、肚子不餓的情況下,要怎麼讓哭泣的寶寶恢復平靜呢?我們可以依照「拍」、「包」、「按」三步驟:

「拍」:輕拍寶寶的身體,輕輕哼唱歌曲或跟寶寶說說話。

「包」:使用大毛巾將寶寶包裹起來,讓寶寶側躺在照顧者的懷中,輕輕搖晃,記得不要遮住口鼻!

「按」:若是寶寶一直躁動不安,可藉由按摩的方式協助寶寶安定情緒,讓寶寶的情緒可以維持在穩定平和的狀態,記得按摩力道不宜過重,輕撫即可。

6. 「按」這個方法,可選擇臉部按摩。從寶寶的前額中心用雙手拇指往外延伸,沿著畫過額頭、眉毛、太陽穴一直到耳朵,重複以上動作數次。記得在按摩時,目光要持續跟寶寶接觸。

7. 「按」這個方法,可選擇胸部按摩。將雙手放在寶寶的胸口,順著肋骨輪廓往兩旁推往下滑,最後將手繞回胸口中央,切記雙手要一直貼著寶寶的身體。

8. 「按」這個方法,可選擇背部按摩。以寶寶的脊椎為中心,雙手放在脊椎兩側,輕輕的往外撥至肩膀。可以從背部上方開始,往下延伸至臀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