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肯定

情緒肯定|動不動問孩子心情會有反效果 美國暢銷作家教3招適度關心孩子情緒

育兒

廣告

情緒肯定|父母最關心的,無非是孩子的幸福快樂。然而,不斷追問孩子是否開心,可能適得其反。美國暢銷書《用錯了方法-為何孩子總是長不大》(Bad Therapy: Why the Kids Aren’t Growing Up)帶我們重新認識「情緒」,教導孩子正確面對它。

美國暢銷書作家施里爾(Abigail Shrier)在《用錯了方法》中指出,家長常常詢問孩子是否享受當下的活動,如吃冰淇淋、上學或在公園玩耍,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快樂是最重要的目標。然而,這樣的關注可能反而讓孩子過於專注於自己的情緒,觸發壞心情。

情緒肯定 (圖片來源:Amazon)
(圖片來源:Amazon)

情緒肯定|關心孩子情緒要適度

施里爾提醒父母,過度頻繁地關心孩子的情緒,反而會適得其反。在愈來愈重視心理健康的今天,這樣的觀點格外重要。《華爾街日報》節錄本書指出,不斷確認孩子是否快樂,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壓力,反而不利於他們的幸福感。

情緒肯定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研究表明,情緒具有很強的反應性,過度關注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應該不開心,增加情緒困擾。過度的情緒檢查甚至會引發不好的結果,使得孩子更可能出現憂鬱症的徵狀。

情緒肯定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喬治城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達頓(Yulia Chenstova Dutton)研究發現,情緒很容易被操控。當大人問孩子「還好嗎」、「怎麼了」時,常會讓孩子更專注於自己的感受,反而更難走出情緒困境。

情緒肯定|過度確認情緒可能讓孩子難以自控

人們多數時候只是感覺還好、或是沒有特別感覺到什麼。因為人生不如意事真的十常八九,多數時候是在處理自己的疲憊、感受、擔心、工作或功課,學習跟這些事物和平相處、在壓力中想辦法繼續向前走。如果孩子這樣回答實話,會讓彼此都太常焦慮;孩子如果一直被問覺得怎麼樣,煩到只能說沒事,又可能會強顏歡笑、導致更憂鬱。而不斷地確認孩子的心情,可能會影響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例如,球隊教練不會在賽事中途問球員感覺如何,因為更重要的是專注於當下的比賽。許多研究證實,時時刻刻都關注自己感受的人,更難完成任務,難以自我控制,甚至可能沉迷於流行的電玩中。

情緒肯定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情緒肯定|應對與確認孩子情緒的方法

1. 教孩子認識情緒的可塑性:大人應視情況讓孩子知道情緒有時並不可靠,讓他們了解,他們所感受到的憤怒、不平、迷惑不見得精確反映實情。

情緒肯定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 暫時放下情緒:讓孩子學會在必要時暫時放下情感,以便專注於當前任務。

3. 設立目標和挑戰:鼓勵孩子設定目標,挑戰可承擔的風險,讓他們看到值得關注的事物。

過度關注孩子的情緒,可能會讓孩子高估快樂的重要性。施里爾建議,家長應鼓勵孩子設定目標,挑戰自己,這樣才能在更廣大的世界中找到情緒的解方。

圖片來源:Amazon、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