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抗逆力有急切需要|本地孩子壓力大 心理學家分享3招 還孩子快樂童年 勿作後悔事
正向心理學涉及5個元素
說到正向心理、提升幸福感等概念,相信很多人都茫無頭緒。心理學家陳頌恩博士解釋,正向心理學是一套掌握幸福的科學方法,當中涉及5個元素,包括正向情緒、正向關係、生命意義、成就感及全情投入,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日常的練習、活動去獲取幸福感,令自己活得正向積極。
增抗逆力有法 心態小改變 幸福大改善
以當下疫情為例,陳博士指學童因應半日課或網課安排,相互之間距離感大增,再加上現時孩子喜歡玩手機、打機,就似不需要朋輩友伴似的,無形中減少了人際支援。
「但其實正向關係是得著幸福感的重要元素,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多跟同齡朋友互動,尤其疫情緩和時,可增加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亦可引導孩子調整心態,多跟友伴互相合作、減少比較競爭心理。」她強調,只要當孩子們都能視彼此為學習的伙伴,相互間便較容易建構起互愛及支援網。「這樣一旦面對逆境壓力,他們也會知道自己不是孤軍作戰,而是會有人支持理解,心態上更能得力去克服困難。」
讀文至此,你心裡或有疑問,只不過是行為心態小改變,幸福感有那麼容易得著的嗎?原來要學習正向心理學,我們也要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這道理。
幸福關鍵: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頌恩博士表示,正向心理學其中一個正向情緒練習,要每日記錄3件感恩的事,但對初小學生感恩概念較抽象,一般會引導他們思考有沒有一些人或事想感謝。「通常小朋友在多謝媽媽、爸爸或好天氣等之外,每次都會問『可否多謝自己』。這對成年人而言,會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因為我們在每日的忙碌工作、生活壓力裡頭,很容易忘記要感謝自己的努力,只要我們認同自己,人也會開心得多。」
所以說,幸福快樂可以很簡單,只是我們很多時忘了。陳博士直言,如果持續每日做感恩練習,每個人都會漸漸發現身邊存在很多微小的幸福,同樣道理,放諸於孩子學習正向心理學亦然。
「我們毋需想得太複雜,例如日常讓孩子嘗試參與不同的活動,像是閱讀、書法或繪畫創作等,使孩子有機會透過全情投入合適自己的活動,達致一個心流(Flow)的狀態,亦即一個很忘我、感覺不到時間流逝的狀況,這經驗過程及完成活動的成就感,已經是幸福的元素,可點滴累積成為孩子的抗逆力。」正向心理訓練沒有捷徑,但她相信只要家長跟孩子同行,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步調。
「正向創藝 閃耀人生」比賽
比賽由積極推廣生命教育的華永會主辦,大會以正向心理學故事「閃耀的星星」為引子,讓全港學生以硬筆書法及填色(小一至小六)、毛筆書法及繪畫(中一至中六)形式比賽,希望同學藉此思考、創作並建構正向樂觀的人生。
比賽現已接受報名,12月下旬更會舉辦免費公眾講座「培養同理心 活用心理學與子女同行抗逆減壓」,詳情及報名可瀏覽:www.competition.bmcpc-shine.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