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國技 巴西柔術 跆拳當道
巴西柔術地面戰
巴西柔術(Jiu-Jitsu Brasileiro,簡稱JJB)起源於日本柔術和柔道家前田光世,他後來創立了一種着重於地面戰鬥的武術,並傳授予巴西的格雷西家族(Gracie),因而名為巴西柔術。巴西柔術比賽以地面戰鬥技術而決定勝負,如使出擒拿、摔、頸和關節鎖等,以槓桿原理控制對手的關節,直至對手示意投降。
細細粒贏大隻仔
門外漢以為巴西柔術來自巴西,歸根究柢日本才是發源地,九龍柔術教練Donnie Wan的師傅正是日本人,「巴西柔術是由日本柔術和柔道演變而來,廢除了早期日本武士打仗時所用的危險招式。柔道多數站着摔,柔術則集中在地上摔躂,而巴西柔術利用槓桿原理,運用全身力氣去控制對手,即使身形細粒都可利用技術擊敗大隻對手。」Donnie表示6歲可開始學巴西柔術,15歲或以下以白、灰、黃、橙、綠色帶分級,不過沒有考試評核,一般按比賽成績及平日上堂的表現,由教練去評定晉級,如每周定期訓練,平均一年可升一級。「兒童巴西柔術主要練習摔技及壓制技,既要控制對手,也要避免被對手控制。」基本招式包括摔技,例如Double Leg Takedown、Hip Throw等,壓制技有Knee on Belly、Mount、Scarf Hold等,鎖技如Triangle。
上堂同步學英文
現時巴西柔術最厲害的國家是巴西、美國和日本,香港約有10間巴西柔術會,沒有分流派,也不如其他運動項目有一個統一的協會,但有柔術會定期舉辦邀請賽,本地最矚目的賽事必數巴西柔術香港公開賽(Copa De Hong Kong),按年齡分組,17歲或以下的組別多達六組。在香港巴西柔術不算很熱門,Donnie指每間巴西柔術會約有10至20名兒童學員,約八成是外籍小朋友。由於巴西柔術招式術語以英文為主,故課堂以英語進行,本地小朋友可順道學英文。倩瑤是Donnie 的大女兒,學巴西柔術已有8年,曾參加巴西柔術香港公開賽,獲兒童組冠軍。「我最喜歡鎖技,平時在家會跟弟妹切磋,指導他們一些技巧,一齊玩可以增進感情。」她性格外向,面對一眾外籍同學不怕講英文,更說「講得多,英文有進步。」
歌手可嵐:學巴西柔術唔怕跌低
歌手可嵐(Colleen )的兒子Eugene自K1 學巴西柔術,Colleen說:「巴西柔術着重關節技,warm up都要做好多關節鍛煉,好似跌低時手踭應該點擺,點樣可以避免受傷。囝囝好活躍,成日跌跌撞撞,呢啲技巧可以幫到佢。」Colleen更發現Eugene學了短短半年時間已長高10cm,「新鞋好快唔啱着!可能同佢上堂要跑步熱身有關,而且一星期上兩堂,可盡情放電,平時就唔會扭計。」
跆拳道鍛煉體能
跆拳道是南韓國技,在2000年更成為奧運比賽項目,現時全球有近 8,000 萬人學習跆拳道,可說是最普及的武術之一。香港實用跆拳道協會館長陳碧就(陳Sir)笑言,3至80歲都適合學跆拳道,「兒童跆拳道課主要是集體活動,3歲開始能夠自理,可獨立面對教練和同學。」陳Sir指愈來愈多小朋友學跆拳道,以他們道場為例,有六成學員是兒童、三成青少年,其他則是成人。「家長認為跆拳道發展全面,除了是一種功夫,也融合體適能元素。學跆拳道的小朋友身體發展好,肌能活動較協調。通常我們去學校教小朋友跆拳道,到第二年就見不到那批玩過的學生,因為他們體能好,已經被學校選入田徑隊。」訪問當日剛好遇上全男班學員,是否較多男生學跆拳道?陳Sir說男女比例大約7︰3,「跆拳道不但可加強自律能力,而且因階級觀念強,小朋友容易學識尊師重道,師兄弟感情亦較深厚。」
集中訓練腳法
跆拳道重腳法,當中用腳的招式約佔七成。教練胡國基表示小朋友要先練好腳力,因此每堂花不少時間在腳部鍛煉上,再訓練前踢、橫踢、側踢等踢擊及拳擊技巧。跆拳道以色帶分級,由白帶至紅黑帶共十級,到黑帶再分一至九段,最高級為黑帶九段。陳Sir指如定期每周練習,一般三個月至半年升一級,可透過跆拳道場考試,獲發升級證書,「通常白帶會直接考黃帶,跳過白黃帶。如3歲開始學,到8歲左右可考黑帶。」香港的跆拳道
場未有分流派,香港跆拳道協會屬下就有四十多個屬會,除了道場之間舉行的交流賽,以協會定期舉辦的跆拳道比賽最多人參加,適合兒童及青少年參加的有香港小學跆拳道隊際賽、香港男子青少年跆拳道比賽等,在公開比賽表現出色的運動員有機會獲選為香港代表隊,加入少訓及青訓,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
夏雨兒子Dixon:要花時間拉筋
夏雨兒子黃俊銘( D ixon)學跆拳道超過十年,現已是黑帶三段高手,曾代表加拿大參加跆拳道比賽。早年夏雨家遭賊人入屋爆竊,Dixon 憑功夫擊退賊人。Dixon分享學跆拳道的貼士:「小朋友學跆拳道最緊要聽指令及自我控制,更要花時間拉筋,基本上每升一級必先學識新套拳和踢法。」他最高峰試過一星期上四堂,持續升級令他有成功感。雖然Dix on 現投身演藝界,但閒時仍會練跆拳。
●撰文:Irene Lok
●攝影:黃大立、Clay Lam(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