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繼璋

梁繼璋 給兒子備忘錄 兒子:寬恕別人最難

育兒

廣告

「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60歲的 梁繼璋 (Michael)近年被屢傳死訊,或許與他在2009年寫下的一篇文章《給孩子的備忘錄》有關,他希望大仔雲翀和細女繕喬在人生中好好記住。文章出街後感動無數人,更曾被誤以為是遺書,Michael解釋當年遇上人生迷惘期,孩子年紀尚小,事業發展亦不如意,於是在周刊專欄撰文抒發一下。「突然間好多嘢想用文字記錄低,從事創作嘅人會明白,假如有啲嘢突然喺腦海出現,你唔記低佢呢,可能兩個鐘後就唔記得。」

雲翀和繕喬已分別14歲和11歲,對於《備忘錄》已大致明白,但雲翀坦言第一點「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很難做到,仍努力學習中。「到底我做到幾多點?又領悟到幾多呢?多謝爸爸提醒我,亦預告我人生會遇到咩困難,我相信我可以走出困境,成功達到目的地。
撰文:Ling
攝影:Tommy(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化妝:King Yip@KINGS MAKEUP
髮型:Wilson Wong@KINGS MAKEUP

《備忘錄》同時提醒自己

平時一些專欄稿好少人記得,唯獨這篇文章得到莫大回響,原來一名有心人把文章重新打一次放上網,再被廣泛流傳,Michael說:「呢篇文對我嚟講好神奇,好似一粒種子,我只係唔覺意跌咗落泥土,突然間呼一聲變得咁大棵!」
Michael重新細味自己文章,上網了解更多公眾的反應,他發現這篇文章的足跡,踏遍全球有華人的地方,驚覺網絡威力十分強大, 更難得是修補了不少親子關係。「有個女仔同屋企人關係麻麻,尤其是同爸爸,有一日爸爸畀咗呢封信佢,佢睇到最尾一句:『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佢喊咗出嚟攬住爸爸,以為係爸爸寫畀佢,爸爸就話係網絡流傳嘅一篇文章轉發畀佢,由呢一刻開始佢哋父女關係就融化咗。」《給兒子的備忘錄》就如雨點灑落不同家庭,滋潤每段關係。

網絡不斷流傳之下,被人抄抄貼貼,在國內變成「一位爸爸給兒子的九個忠告」;在台灣,作者更被換成「台灣政壇知名行政院長孫運璿」生前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被製成YouTube片段。Michael曾因此不開心了一陣子,但網絡世界難以追究,而且最重要是文章幫到人。
Michael由做爸爸第一日開始,就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爸爸,這篇文章作為「備忘錄」,Michael亦不時回味去提醒自己。「知而行、知而不行係兩樣嘢,好多嘢我係知,好似夜瞓唔好大家都知,但你都會夜瞓。作為爸爸,好多原則上嘅嘢我都知,但我要提醒自己做好榜樣畀小朋友睇。」

兒子未明白愛情

八年過去,兒子由當年的六歲小孩,變成十四歲青少年,Michael會考慮再寫一篇《給兒子的備忘錄2.0》嗎?「其實篇文已經好complete,我唔想為做而做,要有感覺先會想寫,夾硬寫就為咗交稿而交稿。」不過,隨着兒子長大,Michael確實有些新觀點想補充,「當時我當留言咁寫,冇諗過佢明與唔明,依家資訊咁發達,佢對成人世界已經明白七八成,可能只係唔明一啲hidden rules,即係大家唔講,但係知道同會做嘅,例如職場上、人情上,所以如果我今日寫,可能會再寫得深層次啲。」
兒子雲翀有好好記住這份備忘錄,大致上已明白所有要點,唯獨其中一項。「愛情呢件事仲有待摸索……」有心上人未?「呀……係無嘅,暫時未諗住拍拖。」雲翀入世未深,每天仍努力學習做人,文章第一點:「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他覺得頗難做到,「要寬恕別人真係唔係一件易事,人有個天性係記仇,記恩就難少少,所以我仲學習緊。」

一門三代華仁仔

Michael一對子女皆是名校生,雲翀就讀香港華仁書院(下稱華仁)中二,繕喬則是聖保祿學校小五生。爸爸Michael和爺爺同為華仁舊生, 堪稱一門三代華仁仔。Michael笑言隨着社會轉變,學校改變了許多,校舍多了一個hall、校方提高了透明度,家長的緊張程度亦提高。「家長嘅資訊互流多咗,以前連同學阿媽個電話都冇,大家要喺學校先見到面。科技真係令所以嘢唔同晒,學生依家都喺chat group開會、傾功課。」
Michael回想自己當年在華仁讀得幾失敗,成績排最尾幾位,補習都無用,會考數學不合格,中六轉去樹仁讀預科,再升讀浸大較易入的英文系,為了轉讀比較好玩的傳理系,他發奮讀書成功轉系,繼而入行展開DJ生涯。雲翀的成績中上,比爸爸好得多,以文科歷史表現較好,擅長朗誦、唱歌,他覺得校園生活愉快,最喜歡一眾老師。「老師對我哋唔錯,我都幾鍾意啲老師,不過同學間嘅人際方面要改進,人係一種好難搞嘅生物,同人相處唔可以對佢太好,又唔可以太差,對人太好會惹人懷疑係咪有目的,對人太差就當然唔鍾意啦。」至於學校功課量較少,主要靠自發學習,「每日都係兩三樣功課,有時冇功課仲正,程度亦唔覺得深。」媽咪Athena指校長講明學校目標並非出狀元,而是訓練學生成為領袖,「如果純粹想個仔做狀元,家長要諗下個仔適唔適合讀呢間學校。」

聖保祿暑假無功課

妹妹繕喬入讀同區的聖保祿學校,性格比較活躍,喜歡戶外活動及跳舞。雲翀笑言好少主動教妹妹做功課,妹妹有難題請教才會指導。繕喬覺得讀書生活OK,學校重視品行,Athena指學校對品德的要求比成績更看重。「始終學校有宗教背景,修女係學校嘅精神領袖,所以品德會注重多啲。功課量正常,當然會多過哥哥,小學點都多啲,應該升到中學先係戲肉。」
一對仔女有幸入到好學校,亦應付到學校要求,Athena覺得兩間學校沒有刻意催谷,而且能否催谷到學生亦需家長配合,如果學校催谷,家長卻處之泰然,就不會將壓力轉嫁小朋友。「仲要睇小朋友應唔應付到,你覺得程度深,原來小朋友係handle到,就唔會覺得深,所以課程深淺、功課量好難界定,係睇小朋友食唔食到。」值得一提,聖保祿至今堅持暑假零功課!校長認為學生應該利用暑假休息,或去學習一些課外活動,雲翀也表示:「有少少羨慕㗎!」

從比賽中教養

雲翀與繕喬語文程度高,擅長朗誦及聲樂,並積極參加比賽鍛鍊自己,包括校際朗誦節、校際音樂節、香港青少年及幼兒藝術節等等,其中雲翀曾奪得校際音樂節聲樂獨唱中文、外文歌曲男童聲(十四歲以下)雙冠軍。媽咪Athena稱仔女學習聲樂需要長時間鍛鍊,參賽只是一個學習過程,了解同學的水平,絕非為攞cert去比賽。「坊間叫學聲樂做學唱歌,但我覺得要尊重番叫聲樂,與學琴一樣要考級,過程唔容易,琴仲可以買靚啲,但人嘅聲音係先天,要靠後天去練。首先一定要佢哋鍾意先會學得好,但點樣衡量佢哋程度去到邊,要出去同人比拼一下先知,困喺間房淨係聽老師讚你係唔夠,你唔參加過比賽係見唔到其他人。」

比賽是玩比賽,上台表演是為了發揮自己,欣賞別人,輸贏都是學習過程,今次落敗,能鼓勵自己做得更好,即使贏得冠軍,亦要鞭策自己保持水準。「我同佢哋強調係玩個比賽,家長最難處理係仔女攞獎同攞唔到獎後嘅心態,呢啲都係家教,想小朋友學到嘢之餘,仲要學識唔可以唔輸得,比賽得一個冠軍,就算輸都唔係失敗,咪檢討有咩不足下次做好啲。有次阿仔覺得自己做得好好但贏唔到, 我同佢講,你喺我心目中已經係冠軍,因為我知道佢一直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