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4大重點 專家:勿矯枉過正 應以強項優勢為育兒基礎

育兒

廣告

正向教養|相比其他心理學派,正向心理學由來不算太長,粗略估計至今有六七十年左右。跟其他上百年的理論,尚算是「後輩」。話雖如此,正向心理學也一直在改變、成長,甚至慢慢融入其他心理學範疇,使它能在更多層面上應用。時至今日,似乎在我們身邊講得最多的,就是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根據最近十年觀察,社會基本上已經習慣在家長教養加入正向元素,務求使家長在處理子女行為及心理發展時,盡量保持正向。而當中的主要目的,都是使父母和子女在相處時都不會感到難受,更不會引甚麼發衝突!可是,當我們越是談及正向,結果似乎都不怎麼正面。我想,大概因為在追求正向方面過份冒進,致使家長誤解了正向教養,以致矯枉過直,教養時屢屢碰壁吧!

正向教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長對正向教養的誤解

聽過不少家長查詢,表示在施行正向教養時總是苦無效果,期望子女改善的行為甚至變本加厲;更甚者,有家長指自己非常依賴「正向」,在教養時因為生怕背離正向的原則而感到畏首畏尾。最終並未解決種種教養問題,甚至情況越變越壞,唯有放棄「正向」好了!

重新解讀正向教養的核心

到底問題出在甚麼地方?根據我的觀察,問題或多或少是基於家長對於「正向」的解讀有待釐清所致。所謂「正向」並不應只留於「保持正面」、「正向情緒」、「正向行為」,而是以強項優勢(strengths)作為與子女相處的基礎。教養過程入面會遇到來自父母或子女的負面情緒,其實是正常不過之事。不過教養時候的重點並非放在「避開負面事情」,而是「迎接正面事情」。

正向教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舉個很多家長都提及過的情況作為例子。當父母與子女因為某些問題行為而爭論不休時,雙方的情緒都十分激動 — 父母感痛心、氣餒之餘,子女亦感煩躁、不安 —— 這種膠著狀態肯定不是個具有強項優勢的教養時機。反正無果,何不為雙方創造具有優勢的條件施行教養?雙方保持距離,做些事令讓大家稍為冷靜,待心情略見平復時再行商議,這使雙方的交流更見暢順有效。試想一下,如果每次來自父母的「教養」最終都會猜帶來負面感受,子女還會想聽你的說話嗎?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值得深思一下。

正向教養 (圖片來源:APPHK)
(圖片來源:APPHK)

文章: 陳凱榮 Thomas Chan @APPHK 輔導心理學家

Thomas的突顯強項:

1.靈性 、2.洞察力、3.創造力、4.喜愛學習、5. 幽默感

Thomas曾接受自港、台、英、美、荷蘭之心理學家及精神分析師的訓練,熱衷將榮格學派放入表達藝術,跟來訪者透過對話、藝術創作、沙盤表達,一同勾畫出更理想、更圓滿的人生發展。Thomas一直從事學童、青少年、家長之教育及輔導工作,曾服務非政府組織、社會福利署轄下社區中心、私營教育心理/輔導機構;近年更開始提供中小學到校支援服務,例如自閉兒童及青少年個人成長、教育及生涯發展、社交情智訓練、特殊學習障礙訓練、家長/教師支援,以求達到社區共融。

香港遊戲及心理治療學苑 (APPHK)由一群資深的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及治療師等組成,多年來致力在學校及家庭推廣正向教育、正向教養及品格強項,以提升孩童的心理健康。中心亦提供一站式遊戲輔導、親職諮詢及SEN訓練,讓家長得到全面支援。

APPHKORG 12月主題:仔女考試 爸媽可以不做「陪讀」書生嗎?
活動報名表: https://forms.gle/1fyG3fJbgM58KMpz6
SEN 家庭全方位支援報名表 :https://forms.gle/egxCz56kB2N3biT4A

SEN正向支援訓練計劃報名表 : https://forms.gle/G6KCHqHbPULC7vYh7

SEN恆常社交情緒小組報名表: https://forms.gle/1KSK17oBncb6P4kLA

APPHK Instagram: apphkorg
APPHK Website: https://apphk.org/
APPHK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pphk.org

APPHK 輔導中心福袋訂購 https://forms.gle/QnUzvh6XcJkjErwj6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APP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