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正向溝通3大技巧!專家教1句與孩子對話 引導學同理心+尊重
但這些技巧究竟應該是一招一式地教給孩子,還是讓他們自己去體會溝通過程中所需的態度呢?
1. 尊重差異是溝通的核心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無論在知覺、認知、情感還是行為動機上都存在差異。例如,對於同一種水果——榴槤,有人覺得香,有人則覺得臭而不喜歡。如果我們能理解和尊重這知覺上的差異,就不會試圖說服他們接受自己認為榴槤美味的觀點。
又例如,街上某人的粗魯無禮,可能是一直受家庭影響的表達慣性,亦可能只是當下急着有事情要辦而快快把話說完。當我們嘗試理解這些「問題行為」背後可能的情有可原的動機,就更不會貿然出現指責或反擊等負面回應。
2. 以人本主義的視角看正向溝通
歸根究底,明白人的不同,回歸到「人本主義」所強調的獨特性,並時刻抱持開放接納的態度,我們自然能夠進行同理心溝通和非暴力溝通。我們常常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技巧來進行培訓,卻忽略了它原本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人性的一部分。
與其單純教授孩子溝通技巧,不如多陪伴他們觀察他人和自己的不同,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異。孩子需要體會的正向溝通,可能不是單純的技巧培訓,而是一趟與生命溝通、覺察自身獨特性與流動性的探索旅程。
3. 技巧與陪伴的平衡
孩子會意識到,理解他人並不意味著要改變他們,而是要與他們一起探索和接納這些不同的感受和觀點。透過這樣的交流,孩子將更深入地體會到溝通的真正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運用這些原則。
然而,是否拋開技巧,回到陪伴和觀察,能讓孩子更容易學會正向溝通?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雖然技巧需要逐步練習和應用,但陪伴孩子的探索過程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時間。
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正向溝通?
例如,當孩子看到同學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感到難過時,家長可以這樣引導他們:
「你覺得他為什麼會這麼難過呢?」
然後可以補充: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對成績很在意,覺得很失落,而有些人則可能會想,沒關係,下次再努力。」
這樣的對話方式,不僅幫助孩子理解同學的情緒,學會同理心,還能讓他們明白尊重差異的重要性。
正向溝通需要初心
正向溝通不能夠為做而做,正向教養也是如此。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要提醒自己,這一切並不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如果只是表面上陪伴,而缺乏真正的投入和關注,那麼這樣的努力就可能失去意義。
真正的陪伴應該源於對孩子成長的關心,而不是為了追求某種效果。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反思的過程,讓我們一起努力,時刻保持對教養孩子的初心!
文章:黎紫翠 Jo Jo Lai @APPHK輔導心理學家
Jojo的突顯強項: 1. 洞察力2. 創造力 3. 愛 4.勇敢 5.靈性
JoJo 擅長利用人本及敘事治療手法,融入藝術及遊戲,為當事人建構其個人及職涯身份,發揮獨特性及多樣性; 曾於不同機構及學校,為兒童、 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輔導及親職 技巧培訓服務; 亦正與各大專院校及社福機構合作,推行大型職涯輔導服務及研究計劃,致力於本地推動相關發展。
APPHKORG 12月主題:仔女考試 爸媽可以不做「陪讀」書生嗎?
活動報名表: https://forms.gle/1fyG3fJbgM58KMpz6
SEN 家庭全方位支援報名表 :https://forms.gle/egxCz56kB2N3biT4A
SEN正向支援訓練計劃報名表 : https://forms.gle/G6KCHqHbPULC7vYh7
SEN恆常社交情緒小組報名表: https://forms.gle/1KSK17oBncb6P4kLA
APPHK Instagram: apphkorg
APPHK Website: https://apphk.org/
APPHK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pp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