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獨立|小孩一分開便哭鬧並非扭計 專家教7招打開孩子心窗+4招調節情緒
廣告
孩子獨立|小朋友入學期經常不願意上學,一到學校門口就哭鬧,不讓父母離開?又或者在學校不願說話,返到家中就說個不停?這些情況可能是小朋友在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因極度不安而出現的強烈情緒反應。這種情況通常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中比較常見。想令小朋友適應到環境的轉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教大家7招打開孩子心窗,小編亦為大家搜羅了4招調節小朋友情緒,及早預防小朋友出現不安情緒。
孩子獨立|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表示當孩子意識到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離開後可能不會立即回來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哭鬧、黏人、不願意去學校或其他需要與家人分開的場所的症狀,其實稱為分離焦慮。分離焦慮通常在孩子6個月大至3歲之間發生,是孩子情感發展的一個正常階段。分離焦慮的出現是因為孩子對陌生環境缺乏安全感。他們依賴主要照顧者提供的安全感和支持,一旦這種支持短暫缺失,便會感到不安和焦慮。這種情緒反應是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亦是他們在逐漸學習獨立的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戰。
孩子獨立|分離焦慮的常見表現
- 極度不安和哭鬧: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哭鬧和不安情緒。
- 拒絕分離:孩子可能會拒絕去學校或其他需要與家人分開的場所,甚至可能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如胃痛或頭痛。
- 黏人行為:孩子可能會變得異常黏人,無論在家中還是外出,都希望與主要照顧者保持近距離接觸。
- 睡眠問題:一些孩子在面臨分離焦慮時,可能會出現入睡困難或夜間驚醒的情況。
孩子獨立|處理分離焦慮的方法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通過正確的應對方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逐漸適應分離,減少焦慮感,確保他們在分離過程中感到安全和被愛。在處理分離焦慮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理解,黃沛霖博士提供了以下一些有效的方法:
- 漸進分離:讓孩子逐漸適應與家長短暫分開的情況,從短時間開始,逐漸延長分開的時間。
- 保持冷靜:家長在分離時保持冷靜和堅定,向孩子傳遞出一種安全和自信的訊息。
- 建立規律:建立一個穩定的分離和重逢的規律,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會分開和重逢,減少焦慮感。
- 提供安慰物:給孩子一個熟悉的物品,如毛絨玩具或毯子,讓他們在分離時感到安慰。
- 鼓勵獨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逐漸增加獨立活動的時間和範圍,培養自信心。
- 準備活動:在分開前,給孩子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或任務,分散注意力。
- 溝通與理解:多與孩子溝通,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家長也要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
孩子獨立|調節小朋友的情緒
除了專業建議,民間亦有一些有用的方法來調節小朋友的情緒,這些方法包括:
- 冥想和深呼吸:教導孩子進行簡單的冥想和深呼吸練習,有助於放鬆心情。
- 故事和繪本:通過故事和繪本來向孩子解釋分離和重逢,減少恐懼感。
- 情感教育:使用情感教育的工具和遊戲,幫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 線上支持群體:加入父母支持群體,分享經驗和獲取他人的建議和支持。
孩子獨立|家長預防策略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時,應該採取以下策略來預防孩子產焦慮感:
- 提前告知:在分離前告知孩子即將發生的事,讓他們有心理準備。
- 保持一致:每次分離和重逢的流程保持一致,建立安全感。
- 積極強化:當孩子能夠順利應對分離時,給予積極的強化和表揚。
- 設立小目標:逐步設立小目標,幫助孩子逐漸適應長時間的分離。
- 尋求專業支持:如果分離焦慮問題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應考慮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