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陳禛演活「小梅艷芳」自小能歌善舞 全靠爸媽5招教出自信女兒
電影《梅艷芳》陳禛演「小梅姐」 因一次紅館演出獲導演關注
電影《梅艷芳》將於11月上畫,除了以傳記式方法講述梅姐梅艷芳一生,連帶釋演的演員也成為焦點。今次電影大量起用新人,請來王丹妮演梅姐,而小梅姐則由陳國邦和羅敏莊女兒陳禛飾演。陳禛能在眾多童星中突圍,與自小就很豐富的表演欲有關。陳禛遺傳了父母的演藝細胞,曾踏上紅館做契爺阮兆祥演唱會擔嘉賓,面對萬名觀眾,仍能自信爆棚,高水準唱出《廣播道fans殺人事件》,表現讓一眾觀眾大讚。亦因這次演出,獲得導演梁樂民賞析,18年開始進行拍攝,又唱又跳表現依然不負眾望,十分出色。
陳國邦和羅敏莊的5道育兒法則
相信在觀眾眼中,娛樂圈同業眼中,都對陳國邦的演技,羅敏莊的歌聲予以肯定。而2人的女兒陳禛,也遺傳了父母的表演天份。陳禛從小就跟著父母登台、拍廣告,加上表演經驗,讓陳禛給人一種自信、大膽的感覺。究竟她那勇敢的性格是如何育成呢?以下就有5道陳國邦和羅敏莊的育兒法則,家長不妨參詳!
1.讓陳禛做喜歡的事 以遊戲發掘潛能
陳國邦曾接受本刊記者訪問,他曾直言「我們只是讓她做她喜歡的事。」對於女兒是否要繼承衣缽,兩夫婦並無刻意栽培,反而讓女兒自己發掘。原來爸爸媽媽並沒有刻意大灑金錢讓陳禛學跳舞、唱歌,那些不怯場的表現全發自她真的享受這個舞台,真的喜歡表演。父母坦言女兒對表演的確充滿興趣,每當陳禛看音樂節目時,眼仔碌碌,不會眨眼睛,全神看著。而陳禛的喜好亦相當廣泛,藝術音樂、流行曲,她都會跟著哼唱。爸媽知道女兒對表演、歌舞有興趣,於是,在日常生活中,會跟她唱歌、玩角色扮演,互相做評判大玩天才表演,透過親子互動讓陳禎好好發展潛能。
對於女兒,不作出刻意的培訓,與媽媽成長環境有關。羅敏莊自小就喜歡唱歌,爸爸便帶著她回公司,請她唱給同事聽,唱得多,就有了今天大家所聽到的表現。加上受爸爸的影響,羅敏莊深明刻意培養,只會弄巧反拙。所以他們只佰用遊戲方式,如鬥快記歌詞,然後爸媽一句、陳禛一句,培養小朋友興趣,自然會去做,與其迫孩子,迫得他們沒有興趣,倒不如讓孩子對事情有興趣,從而增加他們的行動力。
2.不求奬項與成績
陳國邦表示孩子的才能不應由獎項去判斷,他坦言不看重獎項。作為父母只希望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喜歡的事情裏找到自己的價值。根本用不著獎項去肯定他們的價值。陳禛的爸爸媽媽也明白現實生活中自己的角色,為人父母不是要管束女兒,而是教導她做對的事。
3.組織開心家庭
陳禛上到台,充滿活力,讓人覺得她是一粒開心果,原來她樂天的性格與爸爸媽媽有關。陳氏夫婦的相處之道是吵架時,都要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當他們知道陳禛看著或在現場,大家就需要冷靜。因為他們不希望女兒學習父母的錯處。所以他們開心家長,讓女兒天天都感受到開心的家庭氣氛,家長天天開心,孩子也會開心。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負面,用正面的態度看待事情,能令孩子在正面的想法。
4.不用過分壓力
眼見人們為了讓子女入讀名校,選擇跨區入學,要孩子天天超早起床。對羅敏莊而言,這對孩子來說太辛苦。但羅敏莊卻認為這樣對孩子來說一件苦事。日常的學習、返學、習慣若果勉強實行,反而會變成壓力,因此陳氏夫婦選擇穣親子兩方都舒服的方法來教育。幼稚園時,他們讓陳禛入讀國際學校讀書,讓她有良好的學英語環境,同時不會有太多功課,免因教女兒做功課而傷親子關係。
女兒陳禛 入讀設IB課程國際幼稚園
爸媽給她多個演出的機會,還給予陳禛能與外國接軌的教育。陳禛曾就讀的英基國際幼稚園,獲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 (IB))授權為國際文憑世界學校,提供IB小學課程,以提供國際性及互動性的教育為任務。以探究式學習單元(units of inquiry)編寫幼稚園課程,以先體驗小學級數的教育,主要著重語文及數學,而漢語是其課程核心部分,大家都可以選擇英語班或雙語班(英語及漢語)。
5.讓陳禛感受愛
陳氏夫婦一直都希望讓陳禛感受到愛,因為大家都有愛的時候,彼此便不會破壞親子關係。所以以往說話嚴肅的陳國邦,在照顧女兒時,在言行中出現大大的改變,他會每朝親太太一啖才出門,這樣女兒也會被愛所感染。她也會跟父母親親、抱抱、拖手,一家人的關係自然更Close。當孩子經常接觸愛,自然也能推己及人,把愛傳達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