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聽話

子女不聽話 | 美大學文獻證 反叛期最需父母6招應對方法

育兒

廣告

子女不聽話 |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變得反叛、不願意聽從建議的情況。但你知道嗎?根據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一項研究,即使孩子當下不接受父母的建議,這些建議仍可能在日後發揮作用!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研究發現,並分享6大方法,幫助家長應對孩子的青春期變化,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子女不聽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子女不聽話 | 美國研究三大建議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團隊觀察了五年級學生與母親之間的對話,並追蹤他們進入初中後的變化。研究發現,家長提供的建議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

認知重評(如幫助孩子重新框定問題、提供不同角度思考)
策略制定(如協助孩子尋找解決方案)
尋求幫助(如建議孩子找老師、朋友或父母協助)
即使孩子當下對建議表現出抗拒或模糊的回應(如「我不知道」或「也許」),但這些建議仍然能夠在未來發揮作用。研究發現,那些曾經拒絕或模糊回應「認知重評」建議的孩子,在初中階段的應對能力反而更強。

這表明,即使青少年看似抗拒父母的建議,他們仍然在潛意識中吸收這些資訊,並在未來面對挑戰時派上用場。

子女不聽話 |6方法助家長應對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開始尋求獨立,對父母的干預可能產生抵觸情緒。家長該如何調整應對策略,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應對能力?以下6大方法,助你更輕鬆陪伴孩子成長!

1. 理解青春期變化,調整心態
青春期孩子的情緒變化大,主要受到生理及心理發展影響,例如荷爾蒙波動、壓力增大等。家長需要理解這些變化,避免過度指責孩子的行為,而是用更包容的態度去陪伴他們成長。

2. 建立開放溝通,避免說教式對話
孩子不喜歡被命令或批評,因此家長應該以開放、尊重的方式進行溝通。例如,當孩子遇到學校問題時,與其直接提供建議,不如問:「你覺得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主動思考,增加自主性。

子女不聽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 設立彈性規則,讓孩子參與制定
青少年渴望掌控權,若規則過於嚴格,容易引發更強烈的反抗心理。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家規,例如訂立作息時間、手機使用時間等,並讓孩子參與決策,增加他們的責任感。

4. 鼓勵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顯示,過度依賴「尋求幫助」策略的孩子,長大後的應對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尋找解決方案,例如當孩子遇到學業問題時,不是直接幫他解決,而是引導他思考:「你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試試看?」這樣能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

5. 避免過度保護,允許孩子嘗試與犯錯
過度干預或保護孩子,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探索和學習的機會。家長應該允許孩子嘗試、犯錯,並在旁引導,而非直接介入。例如,當孩子在學校遇到衝突時,與其替他出面解決,不如鼓勵他自己去處理,這能提升他的自信與應變能力。

6. 保持耐心與包容,建立信任關係
叛逆期是孩子自我探索的重要時期,家長需要耐心陪伴,避免用高壓手段控制孩子,而是透過信任與尊重,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支持。即使孩子暫時不接受建議,也不要氣餒,因為這些建議在未來可能會對他們產生深遠影響。

子女不聽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抗拒父母建議的態度,但這不代表你的話語沒有影響力。美國研究證實,即使孩子當下拒絕或模糊回應建議,他們仍然能夠在未來從中受益。因此,家長應該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方式,避免說教,多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只要給予孩子空間、尊重他們的選擇,並持續提供支持,他們終將學會如何面對挑戰,並成為更獨立和有能力的個體。你今天願意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嗎?立即試試這6大方法,讓親子關係更緊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Kelly M. Tu, Xiaomei Li, Lisa M. Guntzviller, Tianying Cai, Academic challenge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Mothers' advice and youth responses to advic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ume 92, 2024, 101648, ISSN 0193-3973, https://doi.org/10.1016/j.appdev.2024.101648.、Science Direct